[发明专利]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2072.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关欣;胡翔;张书勤;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光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N7/1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携带 实时监测 手机 驾驶 后台处理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中央处理器 姿态传感器 传感技术 危险驾驶 汽车 摄像头 车辆安全 危险动作 无线传输 录音器 拨打 客体 数据库 分析 救援 救助 | ||
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装置,包括主体手机、客体手机、危险动作数据库和后台处理系统,所述的主体手机上设有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录音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汽车的加速度,姿态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实时监测的汽车加速度和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并将汽车加速度和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通过无线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在驾驶员发生意外时第一时间通知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并且及时拨打救助电话进行救援工作,为现代化驾驶车辆安全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在现代化的今天,汽车的普及已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当人们单人驾车出去时,会发生意外事故,驾驶员因受伤无法及时拨打救助电话或者让监护人或者亲人得知自己受伤的情况,会耽误救助的时间,从而引发更大地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驾驶车辆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救助的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装置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装置,包括主体手机、客体手机、危险动作数据库和后台处理系统,所述的主体手机上设有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录音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汽车的加速度,姿态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实时监测的汽车加速度和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并将汽车加速度和手机携带者驾驶的情况通过无线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危险动作数据库用于储存记录危险动作信息。
后台处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主体手机和客体手机连接。
基于传感技术分析手机携带者危险驾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危险动作数据库:通过佩戴主体手机进行真人模拟危险动作和姿态,并收集模拟时主体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等信息,建立危险动作数据库;
(2)、当手机携带者驾驶车辆时,手机携带者携带的主体手机开始实时监控手机携带者的状态,其中主体手机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手机携带者的加速度,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手机携带者的姿态,加速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处理系统;
(3)、后台处理系统接收到监测的数据与危险动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
(4)、当监测的数据属于危险动作数据库时,即证明手机携带者人身已经发生危险,此时后台处理系统命令中央处理器,使得中央处理器打开主体手机的摄像头以及录音器,及时收集现场音视频资料,中央处理器通过蜂窝网络将现场音频资料传输至客体手机,所述的客体手机的持有者为手机携带者的监护人或近亲属。
步骤(4)中当监测的数据属于危险动作数据库时,即证明手机携带者人身已经发生危险,此时后台处理系统命令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启动主体手机拨号功能,开始拨打预设的救助电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光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光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闹钟控制方法及闹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