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快速变褪色基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029.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纪立军;缪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04;C08F220/64;C08F2/44;C08K5/3417;C08J7/04;G02B1/04;C08L33/12 |
代理公司: | 32106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冲击 褪色 混合料 制备 丙烯酸酯类单体 自由基引发剂 变色镜片 光学镜片 光学树脂 镜片成型 镜片原料 生产技术 羧基末端 苯乙烯 变色粉 脱模剂 乙烯基 固化 模具 | ||
一种抗冲击快速变褪色基片的制备方法,提供了属于光学树脂技术,特别是光学镜片的生产技术领域。将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变色粉、自由基引发剂和脱模剂混合,取得混合料,再将混合料中添加具有羧基末端的乙烯基组分A,经模具进行固化取得,组分A可以和镜片原料中的其他单体反应,不会对镜片成型后的性质造成显著影响。采用该基片制成的变色镜片可以具备抗冲击和快速变褪色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属于光学树脂技术,特别是光学镜片的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户外活动的进行,人们对眼睛的防护意识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寻求一种兼具抗冲击性能优异和快速变褪色镜片的需求与日俱增。
目前,变色镜片分类主要分为膜层变色镜片和基片变色镜片。膜层变色镜片是将含有光致变色颗粒的膜层包裹在机械性能优异的基片表面,该膜层变色镜片具有机械性能好同时兼具优异褪变色性能,但是变色膜层在日常使用中将产生一定程度磨损,导致该类镜片在户外生产活动的耐用度不高。基片变色镜片是将光致变色粉均匀散布到单体中进行聚合制成,变色层和基材层为同一层,耐用度远高于膜层变色镜片。
目前市面上的基片变色镜片的变褪色性能往往表现一般。基片变色镜片的配方设计过程中整合抗冲击性能和快速变褪色特性不能做到两者同时突出。如果在机械性能优异的基片配方中加入能够导致螺吡喃变色结构快速转变的活性聚合性单体,即可得一种兼具抗冲击性能优异和快速变褪色的基片变色镜片。
现有技术以螺吡喃、螺噁嗪为变色组分的快速变褪色镜片产品在市面上已经在进行销售。该类镜片的特点是螺吡喃、螺噁嗪分子在开闭环过程中有足够的自由体积。螺吡喃、螺噁嗪分子开闭环过程中没有较大的位阻,因此镜片的变褪色速度得到提高,如专利申请文献CN106433608A公开的《一种光致变色组合物及其光学制品》。目前该方法仅限于提升变色膜层的变褪色速度,如果提升基片中螺吡喃、螺噁嗪的自由体积,将导致基片的机械性能下降。
螺吡喃、螺噁嗪在紫外光的激发下,结构中螺碳原子与邻近氧原子之间的C-O键的异裂,螺吡喃、螺噁嗪结构发生异构化转变,由闭环体向开环体转变,如果适度提高开环过程中中间体的稳定性,将有利于变色分子开环态与闭环态的相互转变。在体系中加入适量羧基,羧基基团会与开环过程中带有正电荷的C原子形成离子键,从而提高了C正离子的稳定性,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备兼具优异抗冲击性能和优异变褪色性能的基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将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变色粉、自由基引发剂和脱模剂混合,取得混合料,再将混合料经模具进行固化取得,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混合料中加入乙烯基组分A;
所述乙烯基组分A为末端含有羧基的烯酸,其结构式如下:
上式中,R1为主链含碳数在1-10的烷基或者为支链末端结构含有羧基主链含碳数在1~10的烷基结构;R2为烷基或者氢原子;R3为烷基或者氢原子。
乙烯基组分A可由相应结构的烯醇进行合成,反应式如下。
乙烯基组分A可在市面上进行购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