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离石油组分的抽提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506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军;孙胜男;刘贺;陈坤;沐宝泉;刘东;王宗贤;郑文林;范士广;林存辉;乌穆·凯丽·依布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5D23/22;B01D11/04;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离 石油 组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分离石油组分的抽提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回流冷凝抽提系统、抽提温度控制系统、吸光度检测系统。所述自动分离石油组分的抽提装置和方法可对抽提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对抽提液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控制,减少了因肉眼判定抽提结束点所带来的人为操作误差,防止过度抽提,节省了时间和电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可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学分析领域,是一种可自动分离石油组分的抽提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是在石油组分的抽提过程中,实时检测抽提液的浓度,当抽提液的浓度达到设定的吸光度时,自动停止加热使抽提结束,从而减小了在抽提过程中肉眼识别对实验造成的误差。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一种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是一种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的混合物。鉴于石油的复杂的组成和结构,不能将其严格按化合物的类型进行分类,因此,可以笼统地将构成石油的化合物归结为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同时,按极性分离石油的方法,可将石油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组分,进而对石油的族组成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四组分分离方法为:石化行业标准SH/T 0509—1992石油沥青四组分测定法。首先,将油样用正庚烷沉淀分离出沥青质,静置后过滤,然后用正庚烷热回流除去沉淀中夹杂的可溶质,待回流液澄清后,更换溶剂甲苯进行抽提,使沥青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沥青质和可溶质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却常常发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实验重复性较差。四组分的测定是条件试验,实验条件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各种原因,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出现不能或没有严格按照试验操作步骤进行,使得偏离准确值的结果可能会误导科研工作者。
分离沥青质过程用到的主要装置为抽提器,抽提器主要有索氏抽提器(脂肪抽出器)和普通抽提器两种。其原理就是利用溶剂回流,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溶剂萃取,因此该装置除了用于分离油品之外,还可用于植物果实和种子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指标;也可用于粗咖啡因的提取以及不同树脂的分离。通常,实验人员需要根据抽提过程中抽提液是否澄清来作为判断抽提过程是否完成的标准,而溶液是否澄清则是人们用肉眼去辨别的,肉眼所带来的误差因人而异、甚至因同一个人的疲劳程度或心情而异,可能非常之大而影响到制备试样的纯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抽提分离石油组分的抽提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的分离石油中的组分,并且能够减少实验过程中人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帮助实验者得到准确度较高的组成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抽提装置主要包括:回流冷凝抽提系统、抽提温度控制系统、吸光度检测系统。
所述回流冷凝抽提系统主要包括:加热器、抽提液存储器、抽提液气相输送管、回流冷凝管、抽提器和抽提液液相输送管;所述抽提液气相输送管顶端分别与两个回流冷凝管相连;所述回流冷凝管一个与大气相通,另一个与抽提器相连;所述抽提液液相输送管一端与抽提器相连,另一端接入抽提液存储器中;所述抽提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抽提器温度;所述吸光度检测控制器发射一定波长的紫外可见光,检测抽提器内部溶液在某一波长处的吸光度。
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位于抽提液存储器外围,用于加热抽提液。
所述抽提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抽提器电加热器、热电偶、温度控制器;所述抽提器电加热器位于抽提器下方;所述热电偶位于抽提器内部,通过抽提器密封塞插入抽提液液面以下;所述温度控制器接收来自热电偶的温度信号。
所述吸光度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吸光度检测控制器、检测光接收探头和检测光入射探头;所述检测光入射探头置于抽提器入射探头卡槽中;所述检测光接收探头置于抽提器接收卡槽中。
抽提器内部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孔径为300目。
抽提器底部设置接收探头卡槽和入射探头卡槽,所述接收探头卡槽和入射探头卡槽的材质为石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