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315.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成;李超;朱光磊;傅垒;李利;黄鸣东;温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3/02;C22C37/10;C22C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折弯件 下模具 模具 匹配 加工模具 内壁形状 外壁形状 冲压头 上模具 加工 横向凹槽 模具生产 人力物力 内壁 外壁 折弯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侧的外壁与待加工的折弯件的内壁相匹配,所述下模具的上侧设有数目大于等于1的横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形状与待加工的加强筋的外壁形状相匹配;所述上模具的下侧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外壁形状与所述加强筋的内壁形状相匹配。本发明提供的模具不仅能够保证带加强筋特征的折弯件的折弯特征和加强筋特征的加工精度,而且大大扩展了模具的使用范围,避免了大量的设计投入和模具生产的人力物力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特定形态加工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或中间产品,这些加工可以分为热加工(如铸造)和冷加工(如冲压)。上述两类加工方法都依赖于模具,模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金属特定形态加工的质量。
折弯件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基础零部件;其成形方法属于金属特定形态的加工。现有的折弯加工大部分采用的是直接弯折方法;对于仅包含折弯特征的折弯件加工此方法加工速度快、质量也有保证。如图1至图2所示,一部分折弯件除了包含折弯特征,还包含加强筋,对于这一类折弯件则必须采用冲压加工才能完成折弯特征和加强筋特征的加工。由于折弯件的规格大小不一、相同规格的折弯件的加强筋特征的位置和规格也有差别,因此需要针对各种折弯件单独设计模具,其模具重量大,也不具有通用性,导致其设计加工成本很高;另外利用冲压方法加工折弯特征时,零件由于弹性容易回弹,造成折弯件的尺寸出现偏差,若欲保证折弯件的尺寸,则需要在设计模具时综合考虑折弯件的回弹补偿,因此造成模具的设计工作量巨大。
因此,设计能够节省折弯件及其模具的设计工作量、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该模具和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带加强筋特征的折弯件的折弯特征和加强筋特征的加工精度,而且大大扩展了模具的使用范围,避免了大量的设计投入和模具生产的人力物力投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
所述下模具上侧的外壁与待加工的折弯件的内壁相匹配,所述下模具的上侧设有数目大于等于1的横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形状与待加工的加强筋的外壁形状相匹配;
所述上模具的下侧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外壁形状与所述加强筋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横向截面包括下端的底、上端的圆弧和两侧连接底和圆弧的直线;所述圆弧的半径与待加工的折弯件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加强筋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横向截面顶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加强筋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设于下安装座的上方且通过安装销与其固定。
优选的,所述冲压头设于上安装座下方且通过螺钉与其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C:3.35-3.70;Si:1.30-2.10;Mn:0.50-1.10;P≤0.10;S≤0.12和Cr:0.20-0.60。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C:3.35-3.70;Si:1.30-2.10;Mn:0.50-1.10;P≤0.10;S≤0.12;Cr:0.20-0.60和Cu:0.30-0.60。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