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315.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成;李超;朱光磊;傅垒;李利;黄鸣东;温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3/02;C22C37/10;C22C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折弯件 下模具 模具 匹配 加工模具 内壁形状 外壁形状 冲压头 上模具 加工 横向凹槽 模具生产 人力物力 内壁 外壁 折弯 保证 | ||
1.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
所述下模具上侧的外壁与待加工的折弯件的内壁相匹配,所述下模具的上侧设有数目大于等于1的横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形状与待加工的加强筋的外壁形状相匹配;
所述上模具的下侧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外壁形状与所述加强筋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横向截面包括下端的底、上端的圆弧和两侧连接底和圆弧的直线;所述圆弧的半径与待加工的折弯件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加强筋的外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的横向截面顶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加强筋的内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设于下安装座的上方且通过安装销与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设于上安装座下方且通过螺钉与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C:3.35-3.70;Si:1.30-2.10;Mn:0.50-1.10;P≤0.10;S≤0.12和Cr:0.20-0.60。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C:3.35-3.70;Si:1.30-2.10;Mn:0.50-1.10;P≤0.10;S≤0.12;Cr:0.20-0.60和Cu:0.30-0.60。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折弯件的加强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为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
C:3.35-3.70;Si:1.30-2.10;Mn:0.50-1.10;P≤0.10;S≤0.12;Cr:0.20-0.60和Mo:0.20-0.50。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模具加工带加强筋特征的折弯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坯料的折弯特征以制成折弯件;
(2)加工所述折弯件的加强筋特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加工带加强筋特征的折弯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坯料的折弯特征采用万能折弯机进行加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加工带加强筋特征的折弯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放置所述折弯件于所述下模具上,使其预加工加强筋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竖直方向上相对;
调整所述上模具至与所述下模具垂直的方向并使冲压头与所述凹槽垂直方向上相对;
所述上模具下降冲压以在所述折弯件上加工完成加强筋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3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