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61302.9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8159081A 公开(公告)日: 2018-06-15
发明(设计)人: 童建华;李正亮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金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644 分类号: A61K35/644;A61K47/69;A61K9/30;A61P11/04
代理公司: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 王桂名
地址: 31531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蜂胶 含片 制备 薄膜包衣预混剂 蜂胶醇提物 润滑抗粘剂 抗菌消炎 包合剂 赋香剂 增稠剂 重量份 总黄酮 包合 清咽 糖粉 压片 咽部 制粒 过滤 人群 开发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蜂胶含片,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蜂胶醇提物10‑50份,包合剂25‑100份,糖粉100‑500份,增稠剂12‑20份,赋香剂4‑20份,润滑抗粘剂2‑8份,薄膜包衣预混剂5‑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蜂胶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合、过滤、干燥、粉碎、混合、制粒、压片、包衣。本发明的蜂胶含片是利用蜂胶具有抗菌消炎特性(蜂胶中含有大量的总黄酮),开发成具有清咽功效的产品,主要适宜人群为咽部不适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医上认为:咽喉炎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常为病毒或细菌所致,病毒传染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引起。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慢性咽喉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危害:咽造成咳嗽、喘憋等,引发呼吸道疾病;影响食物吞咽,膈肌痉挛,呃逆、心下痞等;引起内分泌器官病变,使内分泌失调,出现相应疾病;全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及血压波动;心慌、头晕、失眠等;海绵窦血栓,出现眼球固定、复视、头痛等症。

中医理论认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医宗金鉴》论喉痹病理: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

目前市面上的清咽类产品多为药品,最常见的是中药制成的药品,例如草珊瑚制成的含片、金花茶制成的含片等,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急需一种健康的可替换的产品。

蜂胶是蜜蜂用于修补巢穴、育婴室以及蜂巢消毒的一种蜂产品,是蜜蜂采集植物幼芽、树皮与树干裂缝处的树脂,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咀嚼后加工而成的具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芳香酸及芳香酸酯、醛及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蜂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脂与血糖、促进组织再生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目前主要采取乙醇提取法对蜂胶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得到的蜂胶醇提物。

本品正是利用蜂胶具有抗菌消炎特性,开发成具有清咽功效的产品,主要适宜人群为咽部不适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胶含片,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蜂胶醇提物10-50份,包合剂25-100份,糖粉100-500份,增稠剂12-20份,赋香剂4-20份,润滑抗粘剂2-8份,薄膜包衣预混剂5-20份。

进一步,还包括:甘露糖醇100-500份,聚维酮K30 10-30份。

进一步,所述的包合剂为倍他环糊精,所述的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赋香剂包括薄荷脑和薄荷素油,所述的润滑抗粘剂为硬脂酸镁,所述的薄膜包衣预混剂为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

进一步,各原料更优的重要配比范围是,蜂胶醇提物20份,倍他环糊精40份,糖粉2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薄荷脑3份,薄荷素油3份,硬脂酸镁4份,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10份。

一种蜂胶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包合:取适量浓度的乙醇溶液,加入适量的蜂胶醇提物,搅拌溶解成一定浓度蜂胶醇提物乙醇溶液,充分溶解后通过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