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59644.7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夏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朗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板 斜向 顶出机构 定模板 固定座 中间板 脱模 锁模油缸 成型凹模 成型凸模 注塑模具 导轨 顶杆 浇口 流道 通孔 固定设置 倾斜方向 注塑产品 导向柱 上端 动模 容纳 驱动 退出 | ||
1.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动模板(1)、动模板导轨(2)、锁模油缸(3)、斜向顶出机构(4)、中间板(5)、定模板(6)和动模板固定座(7),所述动模板(1)固定设置在动模板固定座(7)右侧,动模导轨(2)设在动模板固定座(7)的下方,动模板(1)与动模板固定座(7)之间构成容纳斜向顶出机构(4)的空间,斜向顶出机构(4)受锁模油缸(3)驱动,所述中间板(5)设置在动模板(1)和定模板(6)之间,且中间板(5)上端通过导向柱与定模板(6)连接,所述定模板(6)中间设有浇口(8),中间板(5)上设有流道通孔(51)和成型凹模(52),所述流道通孔(51)与浇口(8)相对应,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与成型凹模(52)相对应的成型凸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顶出机构(4)包括顶出气缸(41)、竖向连接块(42)、水平顶杆(43)和斜向顶杆(44),顶出气缸(41)的伸缩杆与竖向连接块(42)连接,所述水平顶杆(43)和斜向顶杆(44)左端均设置在竖向连接块(42)上,所述动模板(2)上设有供水平顶杆(42)和斜向顶杆(43)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6)的浇口(8)处上设有加热装置(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外侧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5)与动模板(1)中间位置上方设有喷风冷却装置(10)。
6.(加快注塑产品冷却速度,防止注塑产品未冷却透彻脱模造成产品变形)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5)与动模板(1)中间位置下方设有注塑产品收集装置(12)。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
(1)锁模油缸(3)带动动模板(1)向右运动,中间板(5)受到动模板(1)的挤压后与定模板(6)实现合模;
(2)将所需注塑用料浇入定模座(6)的浇口(8);
(3)注塑用料通过浇口(8)将注塑用料浇注到中间板(5)和动模板(1)构成的容腔内;
(4)待注塑用料冷却,注塑产品凝固成型;
(5)锁模油缸(3)向左运动退回原位,中间板(5)与动模板(6)分离,注塑产品从成型凹模(11)中脱模;
(6)斜向顶出机构(4)的顶出气缸(41)推动水平顶杆(43)和斜向顶杆(44)从动模板(6)中向右侧顶出;
(7)水平顶杆(43)从注塑产品上端水平推开,斜向顶杆(44)从注塑产品的下端向上倾斜推开,加快注塑产品从成型凸模(51)上脱模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朗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朗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6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拉钉的自动剪切及浸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机镜头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