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478.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曾键;张志伟;林静;杨荒;谈澄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4/24;H04L12/14;H04L41/14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吴崇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上网 用户 投诉 预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网络中移动终端上网投诉的识别码清单和与所述识别码清单匹配的投诉时间清单;
采集网络中与所述识别码清单和所述投诉时间清单匹配的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
采集网络中与所述识别码清单和所述投诉时间清单匹配的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
采集网络中与所述识别码清单匹配的移动终端在Q个时间段的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计算获得所述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的平均值;其中,Q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基于所述识别码清单、所述投诉时间清单、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所述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和所述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的平均值,生成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
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进行数据平衡处理和机器学习训练,以获得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最终模型;
采集网络中具体时间点所有移动终端识别码的待预测特征数据集,将所述待预测特征数据集输入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最终模型,以获得并输出所述具体时间点每一移动终端识别码的投诉预测概率值;
所述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进行数据平衡处理和机器学习训练,以获得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最终模型,包括:
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进行第一次数据平衡处理和机器学习训练,以获得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初始模型;
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输入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初始模型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和实际投诉行为类别,查找并删除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中的噪声样本;
将删除所述噪声样本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进行第二次数据平衡处理和机器学习训练,以获得移动终端上网用户投诉预测最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域名系统查询成功率、域名系统查询时延、核心网传输控制协议成功率、核心网传输控制协议时延、无线传输控制协议成功率、无线传输控制协议时延、超文本传输协议业务成功率、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时延和超文本传输协议下载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导航业务、即时通信业务、视频播放业务、金融支付业务、音乐业务、游戏业务、网页浏览业务、应用下载业务;和/或
所述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用户年龄、性别、月通话主叫时长、月通话被叫时长、月通话主叫电话号码数、月通话被叫号码数、月通话主叫小区数、月通话被叫小区数、月流量、月消费金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识别码清单、所述投诉时间清单、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所述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和所述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的平均值,生成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包括:
基于所述识别码清单、所述投诉时间清单、所述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所述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和所述Q组计费系统数据指标的平均值,生成所述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基础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基础数据集的每一行样本信息包括:移动终端上网投诉的识别码、移动终端上网投诉的时间点、实际投诉行为类别、移动终端上网网络数据指标、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和参考时间段内计费系统数据指标;
对所述第一基础数据集进行第一筛选处理,以获得第二基础数据集;
对所述第二基础数据集进行第二筛选处理,以获得所述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移动终端投诉特征数据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基础数据集进行第一筛选处理,以获得第二基础数据集,包括:
随机保留所述第一基础数据集中满足第一筛选条件的多行样本信息中的一行信息,以获得所述第二基础数据集;
其中,所述第一筛选条件指实际投诉行为类别为非投诉、移动终端上网投诉的识别码相同且所述移动终端上网应用类别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4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