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8743.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为民职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C30/04;C22C30/06;C22C9/05;C22C9/04;C22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杨美琳 |
地址: | 06300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辐射合金 屏蔽 无毒 生产成本低 原材料市场 产品使用 低频电磁 废水排放 废气 | ||
一种防辐射合金,所述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铜:32%~54%,锰:13%~17%,铅:2%~4%,锌:12%~14%,余量为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制成的产品无污染、无废气、无污染废水排放、无毒,可以同时屏蔽高、低频电磁屏蔽,无毒,使用成本低、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产品使用寿命长,不氧化。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辐射合金。
二、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会不可避免地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通信发射站及超高压输电线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现如今,电磁辐射污染被公认为是危害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联合国环境会议也将其列为重要污染防治对象。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在享受其所带来的惠益时,也开始注意到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为了环境法领域重要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日常生活中,电脑、微波炉、电冰箱、电视机、手机等电子电器的普及,导致人们会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由于电磁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潜伏性和隐蔽性,使得电磁辐射污染往往不易被察觉,并被人们所忽视。在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着大量的关于电磁辐射污染与人体疾病之间联系的研究,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先后在1988年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989年颁布《环境电磁卫生标准》、1996年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标准》以及1997年颁布《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些相关保护制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的立法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磁辐射污染无论是从量还是种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各种由于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的纠纷案件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立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现实情况,无法定纷止争。与此同时,有关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缺乏,导致现有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内容陈旧且有相矛盾的地方,且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缺乏对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的行业标准,大型的具有电磁辐射的工程项目布局很不合理,导致此类电磁辐射污染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危害。
现阶段研究一种无污染、无废气、无污染废水排放、无毒,可以同时屏蔽高、低频电磁屏蔽,无毒,使用成本低、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产品使用寿命长,不氧化的防辐射合金十分重要。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新型材料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合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防辐射合金,所述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铜:32%~54%,锰:13%~17%,铅:2%~4%,锌:12%~14%,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铜:32%,锰:17%,铅:2%,锌:14%,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铜:42%,锰:15%,铅:3%,锌:13%,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铜:54%,锰:13%,铅:4%,锌:12%,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制成的产品无污染、无废气、无污染废水排放、无毒,可以同时屏蔽高、低频电磁屏蔽,无毒,使用成本低、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产品使用寿命长,不氧化。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为民职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为民职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