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压式冲裁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539.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王海昌;陈松;姚燕杰;王凯;姜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4B5/04;B24B5/08;B24B5/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板 固定板 导柱 压板 冲裁机构 冲头部 冲压头 落料孔 下表面 下压式 通孔 载板 轴承 穿过 底座上表面 基板上表面 基板安装 均匀设置 冲压 板设置 活塞杆 矩形孔 上表面 圆形孔 底座 滚珠 基板 内圈 气缸 贯通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下压式冲裁机构,包括底座、基板、载板、具有冲压头的压板、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基板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载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此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并与位于固定板下方的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头由本体部和冲头部组成,所述本体部上表面与压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一一对应的落料孔,此落料孔由上部的矩形孔和下部的圆形孔贯通而成,所述活动板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穿过的通孔,此轴承由安装部、外圈、滚珠部和内圈组成。本发明通过导柱与活动板的通孔之间轴承的设置,使得活动板相对导柱运动时更顺畅,从而保证压板与载板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下压式冲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指纹芯片加工工序中,需要在加工完成的芯片产品背面进行打码,现有流程中,一般需要将每一个芯片产品自加工载板上取下,然后翻面放置于另一个打码载板上,再进行打码操作,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工;针对以上问题,现提供一种下压式冲裁机构对加工载板进行冲孔,使得芯片产品需要打码的区域镂空,只需直接将加工载板翻面进行打码操作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压式冲裁机构,该下压式冲裁机构通过导柱与活动板的通孔之间轴承的设置,使得活动板相对导柱运动时更顺畅,从而保证压板与载板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压式冲裁机构,包括底座、基板、载板、具有冲压头的压板、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基板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载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所述基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具有一气缸,此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并与位于固定板下方的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安装于活动板下表面,所述冲压头均匀设置于压板下表面;
所述冲压头由本体部和冲头部组成,所述本体部上表面与压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
所述载板上表面与冲压头对应位置具有一凹槽,此凹槽四周分别设置有一条状支撑板,所述凹槽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一一对应的落料孔,此落料孔由上部的矩形孔和下部的圆形孔贯通而成;
所述活动板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导柱分别穿过此通孔且导柱外侧表面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一轴承,此轴承由安装部、外圈、滚珠部和内圈组成;
所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获得:
步骤一、将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依次放置于打磨机的传送带前端;
步骤二、打磨机的传送带转动将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运送至打磨头正下方,打磨头在伸缩装置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加工位,同时,打磨头在第一电机驱动下旋转,对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进行打磨操作;
步骤三、打磨机的传送带将打磨完成的轴承内圈或外圈向后端传送,同时将下一个待加工的轴承内圈或外圈运送至打磨头正下方进行打磨操作。
所述打磨机进一步包括底座、竖直固定板、水平固定板和打磨头,所述竖直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竖直固定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水平固定板,所述打磨头安装于水平固定板下方,所述水平固定板远离竖直固定板一端下表面设置有一伸缩装置,此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所述打磨头;
所述打磨头正下方的底座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此传送机构包括两对对称设置的支撑腿、传送带和第二电机,所述每对支撑腿之间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底座上,所述两个转轴上分别安装有齿盘,所述传送带套接在两个齿盘之间,所述传送带内侧设置有多个与齿盘匹配的轮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侧壁与竖直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豆切丝组合机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配件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