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规则玩具生产用自动吸塑包装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176.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谭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南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5/02 | 分类号: | B65B65/02;B65B65/00;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2 | 代理人: | 潘婷婷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规则 玩具 生产 自动 包装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不规则玩具生产用自动吸塑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玩具包装盒通常由纸板和塑胶部分构成,纸板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说明等信息,塑胶呈透明状,儿童可通过塑胶部位看到包装盒内玩具的外形,以激发儿童购买的欲望。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玩具,其包装盒也呈不规则状,现有技术对这类玩具的包装多通过人工进行,具体为,人工取纸板、人工将玩具放置于纸板上、人工取塑胶板、人工将塑胶板与纸板压合连接、人工喷码等程序。一方面,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第二方面,由于人工存在很多随意性,导致包装质量差、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包装质量好、产品合格率高的不规则玩具生产用自动吸塑包装生产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规则玩具生产用自动吸塑包装生产线,包括用于循环输送模具的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模具上料的上料单元,用于模具下料的下料单元,连接于上料单元和下料单元之间用于循环输送模具的流水线,所述上料单元、流水线和下料单元依次连接;还包括垂直于流水线用于纸板上料的上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后方用于实现热压的压合机构,设置于压合机构后方用于包装盒翻转并转移的翻转机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料单元包括第一框体、连接于第一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一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一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上料板、驱动上料板沿第一导杆升降的第一动力组件、连接于上料板和第一导杆之间的第一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下料单元包括第二框体、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二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二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下料板、驱动下料板沿第二导杆升降的第二动力组件、连接于下料板和第二导杆之间的第二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流水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传送带和下层传送带,驱动上层传送带运动的上层传送电机,驱动下层传送带运动的下层传送电机,所述上料板在第一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所述下料板在第二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框体顶部的上料电机、位于第一框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辊、连接于上料电机和第一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上料板的上料传送带;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二框体顶部的下料电机、位于第二框体底部的第二传送辊、连接于下料电机和第二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下料板的下料传送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上料板上的若干根上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上料板的上料推进气缸,下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下料板上的若干根下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下料板的下料推进气缸。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上层滑槽,下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下层滑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包括垂直于流水线的竖直立柱、垂直于竖直立柱且与竖直立柱形成十字形结构的滑台气缸组件、垂直连接于滑台气缸组件的升降气缸、连接于升降气缸输出端的上料吸盘组件;所述滑台气缸组件为无杆气缸,包括垂直于竖直立柱的水平导轨、设置于水平导轨内部的活塞,水平导轨两端部向外弯折成型有弯折部,还包括连接于水平导轨的弯折部且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水平安装板,所述升降气缸卡接于水平安装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垂直于流水线的呈7字形的支架、开设于支架上且平行于流水线设置的腰型孔、卡接于腰型孔的升降气缸、连接于升降气缸输出端的热压头;所述热压头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南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南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开启的隔热型防火门
- 下一篇:一种节能新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