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人工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048.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堃;刘歌;易汉平;肖永昊;尹晓杰;于连永;严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宝坻紫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6 | 分类号: | A61L27/46;A61L27/48;A61L27/58;B29C47/00;B29C47/92;B29C67/00;B33Y7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纳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制备 人工骨修复材料 快速制备 矿化胶原 人工骨 纳米晶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复合材料 胶原复合材料 断裂伸长率 骨科疾病 技术结合 拉伸模量 可用 拉伸 线材 愈合 个性化 修复 | ||
1.一种新型的可用于人工骨修复的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材料是由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与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复合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可用于人工骨修复的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为胶原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而成的矿化胶原。
3.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可用于人工骨修复的3D打印材料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与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复合后经3D打印机打印形成人工骨,其中所述可降解生物级载体材料为PLA、PCL、PGA或PH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与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复合后制备成可供3D打印的线材然后经3D打印机打印形成人工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3D打印的线材的制备方法为将合成后的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和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的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冻干,然后进行固体颗粒的破碎,形成≤2mm粒径的小颗粒,最后利用热熔挤出设备将这些小粒挤出成直径在1~3mm的均匀的可供3D打印的线性材料,其中所述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和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的混合方式是采用先超声分散后溶剂溶解搅拌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同时溶解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和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的极性溶剂,其添加量按照每单位质量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和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混合物添加1~1.5体积的溶剂进行溶解。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氯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挤出设备采用单/双螺杆挤出机设置三区温度分别为150-160℃,180-200℃,150-160℃进行线材挤出。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级可降解载体材料为PL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宝坻紫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宝坻紫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0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