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复合渗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3050.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主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金辉绿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复合 渗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固体废弃物复合渗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渗水材料分为基层材料和面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将15~25份水和10~20份外加剂加入45~55份水泥中,搅拌1~2min,放入120~180份固体废弃物粗骨料继续搅拌1~2min,再加入100~120份固体废弃物细骨料,搅拌均匀后浇筑制得厚度为2~3cm的基层材料;按重量份数,取80~100份热塑性塑料、5~10份吸水树脂和30~35份增强纤维,将热塑性塑料放入注塑机中加热至75~110℃,分多次加入吸水树脂和增强纤维,搅拌均匀后在基层材料表面注射形成厚度为0.5~1cm的面层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渗水材料可兼顾透水性和抗压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水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复合渗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居民居住的地方主要被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地、停车场等的地面包围着,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的危害非常大,下雨时,硬化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满地积水使人们的出行变得很不方便;而不下雨时,硬化地面又极为干燥,容易堆积尘土,造成尘土到处飞扬的局面,地面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比较困难,调节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能力也跟着变低,地面还会大量反射、保留和释放太阳的辐射热,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的环境舒适度大大减少。
目前市场上建材领域的一些透水砖、透水路面等的透水性材料主要采用大颗粒骨架和水泥组成,或采用人工处理沙和高分子粘结剂组成,存在的问题是水泥透水砖透水率不高或者抗压强度不足,这二方面性能难兼顾,同时原料的开采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据统计,钢渣、铬铁渣、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极大,每生产1 吨粗钢都会排放约180Kg的钢渣,铬铁渣的排放量每年以超过40万吨的速度在增长,若不加以综合利用,这些固体废弃物将淤积河流、填塞水道、侵占土地、污染水源和空气,造成环境危害;鉴于这些固体废弃物内部为多孔结构,但又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可将固体废弃物用来制造透水材料,既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又可以利用资源,达到双赢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固体废弃物复合渗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渗水材料包括由水泥、固体废弃物粗骨料、固体废弃物细骨料构成的基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塑料、吸水树脂、增强纤维形成的面层材料,可兼顾透水性和抗压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复合渗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渗水材料分为基层材料和浇筑在所述基层材料表面的面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取水泥45~55份、固体废弃物粗骨料120~180份、固体废弃物细骨料100~120份、外加剂10~20份、水15~25份,将水和外加剂加入水泥中,搅拌1~2min,放入固体废弃物粗骨料继续搅拌1~2min,再加入固体废弃物细骨料,搅拌均匀后浇筑制得厚度为2~3cm的基层材料,备用;
(2)按重量份数,取80~100份热塑性塑料、5~10份吸水树脂和30~35份增强纤维,将热塑性塑料放入注塑机中加热至75~110℃,分多次加入吸水树脂和增强纤维,搅拌均匀后在步骤(1)制备的基层材料表面注射形成厚度为0.5~1cm的面层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体废弃物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高温出来的钢渣、铬铁渣、煤矸石先经过水淬形成内部孔径粗大的多孔渣;
(2)取钢渣、铬铁渣、煤矸石的多孔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至5~10mm的颗粒;
(3)再按重量份数取5~10份硅油、20~30份聚丙烯酸乳液、0.5~1份表面活性剂、5~10份有机溶剂和89~100份水调配成改性液,将破碎后的颗粒放入改性液中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处理完毕后晾干即可制得固体废弃物粗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金辉绿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金辉绿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