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983.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张奎;钱伟鑫;沈加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32 | 分类号: | C04B26/32;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吸声板 凝胶 溶剂 制备 密实 骨料颗粒 固化成型 固化工艺 溶剂搅拌 布料斗 混合料 烘烤 混料 级配 吸声 布料 模具 填充 骨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饰吸声板,包括骨科颗粒和凝胶溶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凝胶溶剂搅拌均匀,然后向凝胶溶剂中加入骨料颗粒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料;然后通过布料斗布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压振装置压振密实后,放置于100‑150℃环境下烘烤20‑50min,固化成型得到装饰吸声板,本发明通过合适的混料、布料、压振、固化工艺得到装饰吸声板,该发明不用特意添加填充颗粒,通过调节级配就可达到较好的吸声效果,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型吸声材料,尤其适用于民用建筑装饰吸声、工业噪声控制、交通领域的吸声降噪。
背景技术
吸声材料是借自身的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具有吸收作用的材料,按其物理性能和吸声方式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
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结构特征是材料内部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向外敞开的微孔,其吸声原理是声波进入材料孔隙后,引起孔隙中空气和材料的细小纤维振动导致摩擦和粘滞阻力,声能转变成热能而被吸收,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有纤维材料和灰泥材料两大类。前者包括玻璃棉和矿渣棉或以此类材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吸声板材或吸声构件等;后者包括微孔砖和颗粒性矿渣吸声砖等。
多孔性灰泥吸声材料种类繁多,由于原料使用的不同,分为矿渣吸声砖、膨胀珍珠岩吸声砖、陶土吸声砖、砂岩环保吸声板等。虽然该类吸声材料种类很多,但由于受制作方法、成孔机理和结构强度的限制,其孔隙率低,吸声系数低,吸声效果不好,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声学处理方面对各领域所使用材料的功能性和装饰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使用的吸声材料一般为纤维类多孔吸声材料,如矿棉、岩棉、离心玻璃棉等,这类纤维类吸声材料在生产、使用、回收环节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因纤维受潮、粉化等导致吸声材料下沉,降低声学性能;还有纤维类吸声材料使用过程中需要有护面层,装饰表现性差。
为此,很多新型的环保吸声材料被研制出来,以替代纤维类吸声材料。如泡沫铝、多孔陶粒、多孔水泥、微粒吸声板等。其中微粒吸声板(专利号:CN104108902B)采用砂粒、陶粒和再生建筑废料等颗粒制作,颗粒分为骨架颗粒和填充颗粒,骨架颗粒构成吸声板骨架,填充颗粒进入骨架颗粒间孔隙形成吸声缝隙,骨架颗粒粒度为0.8-1mm,填充颗粒粒度为0.15mm,颗粒外表面均匀覆膜使颗粒角形系数小于1.3,覆膜后置于模具内振动成型、固化。该专利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对颗粒粒度及级配要求较高,筛分时造成人工成本增加及材料浪费、质量控制困难;2、因填充细颗粒的存在,增大了表面积,使得胶凝材料用量大,成本高,覆膜工艺复杂,颗粒覆膜后有搅拌不均匀的因素存在。所以,有待研发综合性能更优的装饰吸声板材供不同人们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吸声材料,特别是微粒吸声板缺点,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优的装饰吸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饰吸声板,包括骨科颗粒和凝胶溶剂。
进一步,所述骨科颗粒选自风积砂、机制砂、浮石、玻璃微珠、玻化微珠、矿渣中的一种或几种,骨科颗粒圆度、球度≥0.7。
进一步,骨科颗粒粒径为10-80目,不同吸声性能选用不同级配,随着目数的增大,聚合微粒之间的孔隙由大减少,吸声曲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目数的骨料颗粒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所述的凝胶溶剂由树脂混合液、硅烷、石墨烯分散液组成,凝胶溶剂含量为骨科颗粒重量的2-10%。
进一步,所述的树脂混合液由有机树脂类和氨类物质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潮湿的匀质防火保温板
- 下一篇:硅胶石墨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