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0087.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陈洁;易建虎;周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E02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组合桩 地基基础工程 竖直设置 桩尖 制备 土木工程技术 底面间隔 顶端焊接 同心设置 承载力 间隙处 延伸板 侧边 底端 浇注 混凝土 外部 | ||
1.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的底端设置有桩尖(6),所述桩尖(6)的顶部直径小于第一套管(1)的底部直径,且第一套管(1)的底面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进土孔(7),所述第一套管(1)的顶端焊接有第二套管(2),所述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外部侧边均间隔且竖直设置有多个延伸板(5),所述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内部共同插设有型钢(4),且型钢(4)与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之间的间隙处浇注有混凝土(3);
该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工件预处理:
a1、在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外部侧边均焊接多个位置相对应的延伸板(5);
a2、在第一套管(1)的底端焊接桩尖(6),并在第一套管(1)的底面间隔切割出多个第一进土孔(7),在第一套管(1)内部的底部焊接限位凸块(11);
a3、取一根内管(12),在内管(12)的底部设置与限位凸块(11)配合卡接的限位凹槽(13),并在内管(12)的顶端设置拉绳(16),以及在内管(12)顶部的侧边间隔开设多个第二进土孔(15);
S2、将内管(12)放入第一套管(1)中,并通过桩机将第一套管(1)竖直压入土壤内,随着第一套管(1)的深入,钻孔过程挤出的泥土会从多个第一进土孔(7)进入到内管(12)与第一套管(1)之间,并且在土壤较多时泥土会从多个第二进土孔(15)进入到内管(12)的内部,当内管(12)中的土壤较多时可通过拉绳(16)将内管(12)拉出并倾倒泥土;
S3、当第一套管(1)即将完全进入到地面内部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连接,再通过桩机继续将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整体向地面内压进,期间可继续通过S2中的方式将土壤取出倾倒;
S4、当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位置达到预定地点时,将型钢(4)放入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内部的中部,并在型钢(4)与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之间的空隙处浇注混凝土(3),静置3~5h即可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内部的顶部两边侧壁上均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卡块(9),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限位卡块(9)形成卡槽,所述型钢(4)上焊接有与该卡槽配合连接的第一限位插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4)设置为工字钢,且型钢(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插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6)设置为圆锥形桩尖,且桩尖(6)的周向侧边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切割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5)的底端设置为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11)设置为“十”字形凸块,且限位凹槽(13)设置为“十”字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2)的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配合连接的第二限位插块(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0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空心桩的挡土方法
- 下一篇:新型锚索张拉机具及锚索二次张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