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定速度的参数自适应S形速度规划插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4513.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夏科睿;杨光晓;王飞;于振中;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03 | 分类号: | G05B19/4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定 速度 参数 自适应 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定速度的参数自适应S形速度规划插补方法,来解决运动控制过程中的速度规划插补平稳性问题。本方法一共包括6大类情形,细分为23种插补类型。本发明速度规划插补得到的速度曲线平滑,加速度曲线连续,极大提升了系统运动平稳性,且能够根据指定参数,自动调整初始设定的速度或末速度,保证以指定的行走距离的精确性、此算法可以实现多参数调节,简单可靠,计算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控制速度规划插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定速度的参数自适应S形速度规划插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依靠运动控制器(卡)与伺服驱动器通讯来实现机器人或伺服电机的运动,已经成为目前各大主流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厂商的选择,其原理是运动控制器器通过不断插补运算得到机器人/伺服电机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数据,传送给伺服驱动器来实现电机运转,机器人运动。其中,对机器人的速度进行规划及插补,既实现能机器人平稳起停、又能节省加减速时间,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各大厂商利用的主要方法为基于梯形速度规划的插补算法,主要是插补得到的位置连续可导、速度连续、但其主要缺点是加速度不连续,存在冲击,尤其不适用于机器人高速运行环境,另一种主要方法为不可自适应或局部自适应的S形速度规划方法,可以实现平稳起停、但是其初始参数不可动态调整,导致如果设定的参数不合理,比如设定位移L较短,或者设定运行速度较大时,机器人或电机就停止运行,报错,不能够自动调整初始参数,使得作业停止,用户需要重新设置,效率和易用性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靠的运动控制机器人速度规划插补方法。该方法一共包括6大类情形,细分为23种插补类型,规划算法容易编程实现,可靠快速,运动起停平稳,无冲击,具备参数自调整功能;且留有最大加速度和加加速度调整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运动系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调整最大加速度Accmax和加加速度Jerk的大小,在结构强度刚度允许的前提下,提高最大加速度和加加速度的值,达到节省加减速时间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根据输入的速度规划参数(Vs—初始速度,V—运行速度,Ve—终点速度,L—指定的位移量,Accmax—最大加速度,Jerk—加加速度);判断是否只存在匀速插补,如果是的话,则进入情形1,如果不存在匀速插补,则转到第二步。
第二步,计算位移L1和L2(L1—从Vs变速到V的位移量加上从V变速到Ve的位移量;L2—不经过速度V从Vs直接变速到Ve的位移量)。
第三步,判断是否存在匀速插补,即是否满足L1L,如果满足,则存在匀速段,进入情形2,否则,不存在匀速段,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然后判断L1=L且L2L是否同时满足,如果是,则需要对最初设定的末速度Ve重新规划,得到新的终点速度Venew,进入情形3,如果否,则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需要对指定的运行速度V进行重新规划,得到新的运行速度Vnew,如果最初设定的运行速度V大于起始速度Vs和末速度Ve,则加速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Vmax小于最初设定的运行速度V,进入情形4;否则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如果最初设定运行速度V小于初始速度Vs和末速度Ve,则以[V,min(Vs,Ve)]为取值区间,迭代求解得到更新的运行速度Vnew,运动过程可分为前变速段(Vs减速到Vnew)和后变速段(从Vnew增速到Ve),进入情形5;如果运行速度V介于Vs和Ve之间,则进入情形6。
其特征在于:情形内容如下:
情形1:属于插补插补类型1(全程只有匀速插补)。
情形2:判断是否存在匀加速段,如果存在匀加速段,则进入步骤2.1,否则,则进入步骤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