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迹线绘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924.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绘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轨迹线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车辆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其中,所述目标转向参数为用以表征车辆车轮转向角度的参数;
确定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其中,所述目标关键点数量为根据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所确定的,所述预设算法为满足下述条件的算法:针对满足N1>N2>2的任意两个关键点数量N1和N2,N1所对应每一个目标转向参数的绝对值均大于N2所对应每一个目标转向参数的绝对值,且N1所对应目标转向参数的范围跨度小于N2所对应目标转向参数的范围跨度,通过所述预设算法计算得到的目标转向参数所对应关键点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预设阈值和2;
针对每一侧轨迹线,以所述目标关键点数量为该侧轨迹线的关键点数量,确定该侧轨迹线中每个关键点在显示界面上的坐标;
按照所确定的两侧轨迹线上关键点的坐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分别绘制所述两侧轨迹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转向参数包括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或车轮转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的步骤,包括:
按照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计算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计算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的步骤,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
式中,N表示所述目标关键点数量,ceil()表示向上取整函数,abs()表示求绝对值函数,K表示所述预设阈值,xmax表示目标转向参数的最大取值,x表示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其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目标转向参数与关键点数量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目标转向参数所对应的关键点数量为根据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所预先计算的。
6.一种轨迹线绘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车辆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其中,所述目标转向参数为用以表征车辆车轮转向角度的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其中,所述目标关键点数量为根据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所确定的,所述预设算法为满足下述条件的算法:针对满足N1>N2>2的任意两个关键点数量N1和N2,N1所对应每一个目标转向参数的绝对值均大于N2所对应每一个目标转向参数的绝对值,且N1所对应目标转向参数的范围跨度小于N2所对应目标转向参数的范围跨度,通过所述预设算法计算得到的目标转向参数所对应关键点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预设阈值和2;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侧轨迹线,以所述目标关键点数量为该侧轨迹线的关键点数量,在显示界面上确定该侧轨迹线中每个关键点在显示界面上的坐标;
绘制模块,用于按照所确定的两侧轨迹线上关键点的坐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分别绘制所述两侧轨迹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转向参数包括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或车轮转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用以计算关键点数量的预设算法,计算与所述当前的目标转向参数对应的目标关键点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9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行驶特种车辆及其转向系统
- 下一篇:车身侧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