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1635.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功;刘刚;邬学建;潘福中;楼佳丽;许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回路 电阻 负极接触器 正极接触器 检测 预充接触器 负极 动力电池 检测装置 烧结 信号源 串联 检测器 第一检测器 二极管 闭合 第一开关 电阻两端 高压母线 检测结果 寿命问题 可信度 预充 车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正极接触器、负极接触器、预充接触器、预充电阻;还包括采样回路和检测回路;所述采样回路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接触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采样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采样回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检测回路并联在所述负极检测器的两端;所述检测回路包括串联的信号源、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一二极管,以及并联在所述信号源和第三电阻两端的第一检测器。本发明能够解决预充接触器或正极接触器的闭合寿命问题,解决高压母线LINK+与LINK‑对车身地虚压问题,增强检测回路的抗干扰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车电池BAT属于高电压平台,供电回路高压大电流,为确保整车安全在非用电时需切断母线供电回路。接触器低导通压降高耐压性能,使得接触器被大量使用在新能源车上。考虑到接触器存在烧结故障,保证整车安全,高压接触器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切实可靠的检测负极接触器粘连的方法却不多见。
为了安全可靠的解决负极接触器粘连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可能性高的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方法,具体地,本发明的正极接触器与负极接触器采用独立方案进行诊断,检测结果真实可信度高;改善诊断负极接触器必须先闭合预充接触器或正极接触器的问题,提高预充接触器或正极接触器的寿命;且电压门限的设置与电池包电压无关,采用恒流源或恒压源驱动,抗扰度高,诊断范围精确,可信度高;通过增加采样回路开关,解决高压母线LINK+与LINK-对车身地虚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正极接触器、负极接触器、预充接触器、预充电阻;所述正极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接触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预充电阻和预充接触器串联后与所述正极接触器并联;
还包括采样回路和检测回路;
所述采样回路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接触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采样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采样回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检测回路并联在所述负极检测器的两端;所述检测回路包括串联的信号源、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一二极管,以及并联在所述信号源和第三电阻两端的第一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回路还包括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高压负载;
所述正极接触器的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负极接触器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高压负载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源为恒流源或恒压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接触器烧结检测方法,包括:
在动力电池处于静止状态时,断开第一开关;
对负极接触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包括:
闭合第二开关,并开启信号源,使信号源注入第二连接端,
通过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信号源和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所述负极接触器的当前状态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负极接触器是否烧结。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接触器的当前状态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负极接触器是否烧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CAN总线协议控制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