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1865.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川;吴全磊;郭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致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灏增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方法及系统,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显示终端、交互终端、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其中,交互终端包括:红外光发生器和九轴传感器,显示终端用于在现实空间内显示三维虚拟图形,交互终端用于在现实空间内直接对三维虚拟图形进行操作和控制,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红外光发生器发出的红外光,得到红外光图像,控制终端用于根据红外光图像确定交互终端与显示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和九轴传感器采集的交互终端的姿态数据对应地改变三维虚拟图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内的三维虚拟图形的直接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内的三维虚拟图形的精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都是通过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在现实空间产生虚拟影像,无法实现对虚拟影像的精细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对现实空间产生的虚拟影像进行精细操作和控制的一种交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互系统,包括:显示终端、交互终端、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其中,所述交互终端包括:红外光发生器和九轴传感器,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在现实空间内显示三维虚拟图形,所述交互终端用于在所述现实空间内直接对所述三维虚拟图形进行操作和控制,所述采集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红外光发生器发出的红外光,得到红外光图像,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光图像确定所述交互终端与所述显示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九轴传感器采集的所述交互终端的姿态数据对应地改变所述三维虚拟图形,以完成所述交互终端对所述三维虚拟图形的操作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互系统,通过交互终端直接对显示在现实空间内的三维虚拟图形进行操作和控制,并通过采集终端采集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并通过控制终端对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使显示终端显示的三维虚拟图形根据交互终端的操作和控制进行相应的变化,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内的三维虚拟图形的直接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内的三维虚拟图形的精细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终端包括:两个以上深度摄像头,各所述深度摄像头分别用于从不同的位置采集所述红外光发生器发出的红外光,得到两个以上红外光图像;
所述控制终端具体用于根据各所述红外光图像确定所述交互终端与所述显示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位置的深度摄像头对交互终端的位置进行检测采集,能够提高得到的交互终端位置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各所述深度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终端上,以便所述控制终端根据各所述红外光图像确定所述交互终端与所述显示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交互终端还包括:指套,所述红外光发生器和所述九轴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指套的外表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红外光发生器和九轴传感器设置在指套上,即将交互终端设置成指套式,能够便于用户操作,能够避免现有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长时间使用交互手柄、交互笔等导致的用户手臂酸痛等,并能够避免无法通过交互手柄、交互笔等对虚拟图形进行精细操作时的不便,进一步提高对虚拟图形进行精细操作和控制时的精确度。
并且将交互终端设置为指套,具有携带方便、穿戴方便、便于操作的优点,简化了用户的操作逻辑,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且能够避免使用交互手柄、交互笔时被因被用户的手遮挡导致的无法识别交互终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交互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按键,各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指套的外表面,用于向所述控制终端发送触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致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致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