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奶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671.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先盈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2 | 分类号: | A23C9/152;A23C9/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粉 富硒 富硒海藻多糖 菊粉 机体免疫力 功能食品 耐盐植物 产业化 提取物 重量比 菊芋 制备 血糖 陆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奶粉,其特征在于:该奶粉由富硒海藻多糖、奶粉和菊粉按重量比0.77‑10∶60‑80∶39.23‑10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奶粉,将富硒海藻多糖与奶粉及陆地来源的耐盐植物菊芋的提取物菊粉结合作为功能食品,能有效改善缺硒症状,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降低血糖的功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奶粉。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日益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于1973年宣布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后,硒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硒在微量元素研究中已进入分子水平,已经研究证实硒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保护肝脏、抵抗有害金属、抗辐射等方面的中药作用。
国际硒学会推荐的硒的摄入量标准是每人60μg/d,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50~200μg/d,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50μg/d,而我国的人均硒摄入量目前不足30μg。我国处在全球的缺硒带,从东北到西南跨越了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全国除湖北恩施、陕西紫阳、江西丰城、贵州开阳等为天然富硒地区外,有72%的地域为不同程度缺硒区。以富硒农产品为原料,开发生产富硒食品,是补硒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引起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富硒奶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富硒奶粉由富硒海藻多糖、奶粉和菊粉按重量比0.77-10∶60-80∶39.23-10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富硒海藻多糖中硒的含量为0.5%~0.8%。
进一步的,所述富硒海藻多糖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的:将硫酸酯海藻多糖与亚硒酸钠按每100克硫酸酯海藻多糖加667ml~1000ml浓度为5%亚硒酸钠溶液的比例,在PH=1~3的酸性条件下,60~90℃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醇沉淀,过滤,得到富硒海藻多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奶粉,将富硒海藻多糖与奶粉及陆地来源的耐盐植物菊芋的提取物菊粉结合作为功能食品,能有效改善缺硒症状,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降低血糖的功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硫酸酯海藻多糖100g,加入到PH为1的1000ml亚硒酸钠溶液中,升温至60℃,反应5小时,降至室温,加入2000ml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滤饼洗涤三次,干燥得到富硒海藻多糖。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硒的含量0.6%。按照富硒海藻多糖∶奶粉∶菊粉重量比为0.77∶60∶39.23将三种成分混合,粉碎,得到目标组合物。
实施例2、称取硫酸酯海藻多糖200g,加入到PH为2的1500ml亚硒酸钠溶液中,升温至70℃,反应6小时,降至室温,加入3000ml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滤饼洗涤三次,干燥得到富硒海藻多糖。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硒的含量0.8%。按照富硒海藻多糖∶奶粉∶菊粉重量比为2.5∶70∶27.5将三种成分混合,粉碎,得到目标组合物。
实施例3、称取硫酸酯海藻多糖150g,加入到PH为3的1000ml亚硒酸钠溶液中,升温至90℃,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加入2000ml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滤饼洗涤三次,干燥得到富硒海藻多糖。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硒的含量0.5%。按照富硒海藻多糖∶奶粉∶菊粉重量比为10∶80∶10将三种成分混合,粉碎,得到目标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先盈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先盈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茶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