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3023.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万宝伟;黄绍浪;高广荣;董则防;王超新;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B21B1/40;B21B1/46;C22F1/04 |
代理公司: | 32306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21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铝箔材料 涂覆 耐高温防腐涂层 均匀化退火 重量百分比 铝箔 轧制 合金组成 烘烤性能 技术改进 力学性能 瓶盖加工 氧化腐蚀 混合物 辊涂机 质量比 重量比 熔炼 可塑性 箔轧 裁切 防漏 涂漆 修边 铸轧 合金 制造 破裂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Fe、Si混合物、Cu、Mn、Mg、Zn、Ti、余量为Al,通过熔炼及铸轧、中间轧制及均匀化退火、箔轧和修边、裁切及涂覆步骤制得,通过调整Fe、Si的重量比,以及Fe、Si两者的质量比,控制Al‑Fe‑Si相的α相和β相生成,提高合金程度,促进成品可塑性的提高,提升力学性能,降低加工破裂率;同时,为降低铝箔在进行瓶盖加工时的表层氧化腐蚀,进行了耐高温防腐涂层的涂覆,耐烘烤性能出众,有助提升瓶盖成品的表面质量和涂漆质量,为此也对现有辊涂机进行防漏涂的技术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箔生产,特别是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铝质防盗瓶盖是目前国内外市场普遍流行的新型包装材料,与传统的塑料瓶盖或马口铁瓶盖相比,以其密封性能好、耐高压、耐腐蚀、美观、环保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制造材料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深冲成型性能、较低的异向性之外,同时还要求经多次套色印刷固化后,具有一定的烘烤强度。目前市场上所用来生产防盗盖的铝合金一般为1100、8011等合金。由于用户在加工瓶盖料过程中要进行烘烤、涂漆、上光等五道受热工序,最高温度可达230℃,每道工序的时间约为12分钟,共计1小时,这就要求瓶盖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稳定性。
现有铝合金材料及轧制方法获得的铝箔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存在着生产效率和成品率低、轧制性能差、破裂强度较低的缺陷,同时,由于铝箔的瓶盖加工多是在高温情况下进行,铝箔的两侧容易产生氧化,不仅降低了铝箔的食品级,同时也对涂漆和上光效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中的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Fe、Si混合物0.75~1.45%、Cu 0.03~0.05%、Mn 0.01~0.05%、Mg 0.03~0.07%、Zn 0.01~0.05%、Ti 0.045~0.065%、余量为Al。
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熔炼、铸轧:按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选择特定铝合金铸锭,并将铝合金铸锭加入到大容量蓄热式熔炼炉里,并分别在735~755℃和725~730℃下,进行熔炼和精炼,待精炼完成,得到铝熔体,铝熔体经流槽进入铸轧机前箱,通过铸轧机进行铸轧,铸轧后的铝箔坯料的厚度在6.0±0.4mm;
b:中间轧制及均匀化退火:将步骤a中所得铝箔坯料通过2道次冷轧,轧制成厚度为3~4mm的铝箔坯料,随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工艺步骤为:将厚度为3~4mm的铝箔坯料放入退火炉中,在480~520℃下,保温24~26小时,随后打开炉门,空冷至常温,进行3道次的中间轧制,冷轧成厚度为0.40~0.50mm的铝箔坯料,随后再次送入退火炉中,240~280℃下,保温22~28小时;
c:箔轧:将步骤b中得到的厚度为0.40~0.50mm的铝箔坯料,经1道次冷轧,冷轧成厚度为0.16-0.21mm的铝箔半成品;
d:拉矫:对步骤c中得到的铝箔半成品,进行拉弯矫直,矫直板型,随后纵剪切边整理后,进行清洗,最后收卷成铝箔卷,送入辊涂机中,进行单面涂覆,涂覆耐高温防腐涂层。
上述的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Fe、Si混合物由Fe和Si混合而成,所述Fe和Si的重量比为2~3:1。
上述的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熔体流经流槽时,在线添加晶粒细化剂,形成连续均匀的细化效果,晶粒细化剂为Al-5Ti-1B合金丝,其重量为铝合金铸锭质量的0.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