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压药光学纯西尼地平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408.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1/90 | 分类号: | C07D211/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压药 光学 纯西尼 地平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药物合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R)-西尼地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新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对我国高血压情况的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350万。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风、冠心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因素。
西尼地平作为降压药于1996年上市,是一种长效的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具体化学结构如下),该药物由日本Fujirebio公司研发,以消旋体形式成药。西尼地平能高度有效的抑制血管平滑肌中钙离子通道,显著地扩张冠状血管并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具有降压作用持久、安全、温和,长期服用无积蓄作用和疗效确切等特点。
手性药物因其独特而有趣的生物学效应,西尼地平药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中心,然而西尼地平单一的手性化合物还没有广泛的研究。目前,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例如马尼地平(Manidip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尼群地平(Nitrendip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等均已实现有效拆分或者单一构型手性化合物后,例如左旋的氨氯地平已经上市,而且销售势头强劲。鉴于不同构型化合物对于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的影响,西尼地平的单一构型异构体的制备或拆分显示出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缺少光活纯单一构型(R)-西尼地平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获得光学纯(R)-西尼地平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压药光学纯西尼地平的制备工艺,其中,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S)-BINAP和三价铁化合物存在下,将乙酰乙酸氰基乙酯、间硝基苯甲醛和3-氨基-2-丁烯酸甲氧基乙酯加入异丙醇中,升温至40~60℃接触反应5~8小时,反应完毕,减压浓缩,重结晶得到(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3-(2-氰基乙酯)-5-(2-甲氧基乙酯);
2)将(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3-(2-氰基乙酯)-5-(2-甲氧基乙酯)在碱的四氢呋喃水溶液,0~15℃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过滤,滤液pH至2~4,二氯甲烷萃取,减压浓缩重结晶得(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5-(2-甲氧基乙酯);
3)(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5-(2-甲氧基乙酯)与肉桂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光学纯(R)-西尼地平。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1)中,间硝基苯甲醛、乙酰乙酸氰基乙酯、3-氨基-2-丁烯酸甲氧基乙酯、(S)-BINAP、三价铁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5~1.2:1.05~1.2:0.05~0.15:0.2~0.4。研究表明,(S)-BINAP(1,1'-联萘-2,2'-双二苯膦)及其用量对于产物的立体构型影响最大。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1)中,所述三价铁化合物为氯化铁或溴化铁。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四氢呋喃水溶液中四氢呋喃与水的体积比为1~5:1。在本发明中,所述碱可以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3-(2-氰基乙酯)-5-(2-甲氧基乙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3。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3)中,酯化反应的过程包括:将(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5-(2-甲氧基乙酯)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滴入氯化亚砜室温搅拌反应20~30min,再滴入肉桂醇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搅拌酯化反应5小时,反应完毕,倾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重结晶得到光学纯(R)-西尼地平,其中,(R)-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5-(2-甲氧基乙酯与氯化亚砜、肉桂醇的用量摩尔比为1:1.2~1.5: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