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该催化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0168.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韩明;徐翠翠;牛同治;王进才;姚光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9 | 分类号: | B01J27/19;B01J35/10;B01J37/02;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471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加氢 脱硫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催化剂载体制备:
将拟薄水铝石、固体铝溶胶、活性α氧化铝粉、粘结剂、扩孔剂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磷酸和乙酸混合水溶液,将粉料揉合成泥,再通过混捏、挤压成型、干燥、断条和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其中,拟薄水铝石、固体铝溶胶、活性α氧化铝粉的质量比为70~90:30~5:0~10,外加的粘结剂用量为上述粉料总重量1~20%,扩孔剂用量为上述粉料总重量1~30%;且上述的活性α氧化铝粉的质量比不包含零;
步骤b、将金属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配置成金属水溶液;
步骤c、采用浸渍法在步骤a的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活性元素W、Mo、Co、Ni、P,经干燥和焙烧,得到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其步骤a中,扩孔剂为一水柠檬酸、淀粉醚、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制备所得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为孔径双峰值型催化剂,具体为大孔容,且孔直径分布在3~15nm和3~25um范围的两个尖锐的峰值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上述的步骤a中的拟薄水铝石含量为40wt%~9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a中,在催化剂载体制备过程中加入有磷酸和乙酸混合水溶液,磷酸和乙酸的外加含量为0.10~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a中,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杨梅树胶、田菁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a中,焙烧温度为650~9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活性元素W、Mo、Co、Ni、P的来源物分别为偏钨酸铵、七钼酸铵、六水硝酸钴、六水硝酸镍、磷酸。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所得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质如下:比表面积为100~300m2/g;孔径为5~40nm;孔容为0.3~1.2ml/g;吸水率为105~170%;堆比重为0.35~0.9g/ml;红外酸量为0.3~1.0mmol/g;B酸/L酸的比值为1.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所得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质如下:比表面积为150~270m2/g;孔径为20~35nm;孔容为0.5~1.1ml/g;吸水率为115~150%;堆比重为0.45~0.8 g/ml;红外酸量为0.4~0.8mmol/g;B酸/L酸的比值为1.6~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所得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用于较高硫含量的轻质柴油生产超低硫含量白油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1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