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铀芯块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1715.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5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涛;周续;李宗书;董秋实;孟莹;王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3/58 | 分类号: | G21C3/58;C04B35/58;C04B35/64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014035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芯块 制备 氢化 脱氢 技术指标要求 制备技术领域 核燃料芯块 表面外观 粉末制备 核反应堆 裂变产物 样品制备 烧结 堆芯 可用 生坯 成型 释放 | ||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芯块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氮化铀芯块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氢化‑脱氢样品制备;步骤2,氢化‑脱氢制备铀粉;步骤3,三氮化二铀粉末制备;步骤4,三氮化二铀生坯成型;步骤5,氮化铀芯块烧结。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氮化铀芯块,表面外观良好,其密度、化学成分均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可用于新型核反应堆,提高堆芯功率密度,降低裂变产物的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芯块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铀芯块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铀燃料因其具有高热导、高铀密度、高熔点、中子谱硬、热膨胀系数低、辐照稳定性好、裂变气体释放率低、与液态金属良好的相容性等诸多优良性能,已成为未来空间堆动力、空间核电源、核动力火箭的首选燃料之一,例如,美国在Advanced LMFBR计划中,利用EBR-Ⅱ实验快堆对(U·Pu)N燃料进行了辐照考验;1984年后,美国在SPR-6、SP-100、SAFE、HOMER、Prome-theus等空间核电源和核动力推进专职设计后使用了UN燃料。同时氮化铀燃料也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重要候选燃料之一,例如,美国的SSTARHPM小型反应堆,以及俄罗斯的SVBR-75/100小型反应堆均设计了UN燃料。国际上在第四代核能系统的规划方面,已将氮化铀燃料作为铅冷快堆(简称LFR)以及钠冷快堆(简称SFR)等两种堆型的重要候选燃料。
然而,采用当前现有制备方法得到的UN芯块,纯度无法保证,同时芯块致密度偏低,适用范围窄,存在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铀芯块制备方法,能够制得较高密度的氮化铀芯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氮化铀芯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氢化-脱氢样品制备;
步骤1.1,将铀块车成金属薄片,以利于在氢化时与氢气有较高的接触面积;
步骤1.2,先将铀片置入硝酸中浸泡,去除表面氧化膜,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去除铀片表面的残留酸液;
步骤2,氢化-脱氢制备铀粉;
步骤2.1,将清洁处理后的铀片放入氢化-脱氢反应釜中,向氢化-脱氢反应釜中通入氢气,升温至230~280℃,开始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时间为3~5h;
步骤2.2,氢化反应结束后将温度升至540~600℃,进行脱氢反应,脱氢反应的时间为3-5h,使UH3发生裂解,释放H2;
步骤2.3,重复步骤2.1和2.2,循环进行氢化-脱氢反应,循环次数为2~4次,制得铀粉;
步骤3,三氮化二铀粉末制备;
步骤3.1,向氢化-脱氢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氮化反应;
步骤3.2,重复步骤3.1,进行2~5次氮化反应,制得三氮化二铀粉末;
步骤4,三氮化二铀生坯成型;
称取一定量的三氮化二铀粉末装入成型模具中,压制压力为15±2.0kN,升压速率为0.8~1.0kN/s,成型保压时间为10~15s,进行生坯成型压制,得到三氮化二铀生坯;
步骤5,氮化铀芯块烧结;
将三氮化二铀生坯在真空气氛下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三氮化二铀生坯分解、致密化得到氮化铀芯块。
步骤2.1,向氢化-脱氢反应釜中通入0.13~0.17MPa、纯度为99.99%的氢气。
步骤3.1,向氢化-脱氢反应釜中通入0.12~0.15MPa、纯度为99.999%的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