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式油气分离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9530.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兴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油气分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气囊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分离筒(24),所述油气分离筒(24)为竖向姿态的密闭筒形结构;所述油气分离筒(24)内腔中水平设置有隔离层(15),所述隔离层(15)上侧为油气分离腔(42),所述隔离层(15)下侧为临时蓄油腔(40);所述油气分离腔(42)中被分离好的油可通过隔离层(15)上的漏油口(46)导入到临时蓄油腔(40)中;
还包括排污管(74)、油气分离出油管(11)和待油气分离进油管(7),所述排污管(74)上设置有手动油阀(73);所述排污管(74)的一端伸入所述临时蓄油腔(40)中底部,且排污管(74)入口与所述临时蓄油腔(40)底面等高;所述油气分离出油管(11)伸入所述临时蓄油腔(40)底部,且所述油气分离出油管(11)的入口所在高度高出所述蓄油腔(40)底部;所述待油气分离进油管(7)的出油口端(23)伸入所述油气分离腔(42)中;
还包括弹性隔膜储油罐(93),所述弹性隔膜储油罐(93)为柱形筒罐结构,所述弹性隔膜储油罐(93)的罐腔密封设置有弹性隔膜(91),所述弹性隔膜(91)将所述弹性隔膜储油罐(93)的罐腔密封分隔成上气腔(90)和下油腔(88),所述上气腔(90)中填充有压力气体,并且上气腔(90)中的压力气体使所述弹性隔膜(91)向所述下油腔(88)一侧膨胀,并压缩所述下油腔(88);所述下油腔(88)中填充有备用油;
还包括备用油补给管(79),所述备用油补给管(79)的一端伸入所述下油腔(88)底部,所述备用油补给管(79)的另一端与所述临时蓄油腔(40)中的液面高度控制阀连接;
所述油气分离腔(42)中还包括散油锥(19),所述散油锥(19)分为一体化上下两段,所述散油锥(19)上段为尖端朝上的圆锥形散油帽(19.1),所述散油锥(19)下段为呈圆柱形散油体(19.2),所述散油锥(19)同轴心一体化于所述隔离层(15)上侧;所述圆柱形散油体(19.2)与所述油气分离腔(42)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柱形稳油槽(16);所述漏油口(46)设置在所述稳油槽(16)所在底部,稳油槽(16)中的油可通过漏油口(46)流出至临时蓄油腔(40)中;所述待油气分离进油管(7)的出油口端(23)对应在所述散油帽(19.1)顶部正上方,且所述散油帽(19.1)的顶端为水平帽顶(22);
还包括气压平衡立管(3),所述气压平衡立管(3)为硬质直管结构,所述气压平衡立管(3)竖向穿过所述隔离层(15),所述气压平衡立管(3)上下端分别导通所述油气分离腔(42)和临时蓄油腔(40),且所述气压平衡立管(3)上端位于所述油气分离腔(42)顶部所在高度;所述气压平衡立管(3)下端位于所述临时蓄油腔(40)顶部所在高度;
所述散油锥(19)整体为密闭薄壁结构,所述散油锥(19)内部为散油锥腔(5);所述散油锥腔(5)中同轴心设置有弹性气囊(18);
所述散油锥腔(5)底部同轴心设置有第一通道筒(32),所述第一通道筒(32)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筒(32)上端与所述弹性气囊(18)的气囊腔(2)下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筒(32)下端导通连接临时蓄油腔(40)顶部;
所述弹性气囊(18)顶部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硬质圆盘(27);还包括第二通道筒(4),所述第二通道筒(4)同轴心穿过所述硬质圆盘(27),所述第二通道筒(4)下端导通所述气囊腔(2)上端,所述第二通道筒(4)上端导通散油锥腔(5),所述第二通道筒(4)中设置有鸭嘴单向阀(26),所述鸭嘴单向阀(26)的鸭嘴出口端朝上;
还包括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的一端导通所述油气分离筒(24)外界,另一端伸入所述散油锥腔(5)的底部;所述油气分离筒(24)内部还包括悬挂杆(8)、空心柱(9)、接油桶(13)、软管(14)和牵拉绳(25);所述悬挂杆(8)竖向可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筒(32),所述悬挂杆(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9)上端,所述空心柱(9)下端悬挂固定连接有所述接油桶(13),其中所述接油桶(13)内腔底部设置有若干漏油孔(10);所述软管(14)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漏油口(46)下端,所述软管(14)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所述空心柱(9)的空心上端,所述空心柱(9)的空心下端对应在所述接油桶(13)的接油腔(12)中;稳油槽(16)中通过漏油口(46)流出的油依次经所述软管(14)和空心柱(9)导入至接油腔(12)中;
所述悬挂杆(8)上端连接三根所述牵拉绳(25)一端,三根所述牵拉绳(25)的另一端分别成圆周阵列连接于所述硬质圆盘(27)下侧轮廓边缘;所述接油桶(13)满油悬挂状态下,所述弹性气囊(18)的气囊腰部(60)可膨胀至紧贴所述圆柱形散油体(19.2)内壁,使弹性气囊(18)将所述散油锥腔(5)密闭分隔成上散油锥腔(5.1)和下散油锥腔(5.2),所述上散油锥腔(5.1)导通气压传递管(68),所述下散油锥腔(5.2)导通所述排气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兴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兴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95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