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7430.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志;何元章;龙曦;樊红磊;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F02B7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速 传感器 固定 支架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它包括固定板、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用于安装发动机线束卡扣的安装板和用于固定传感器插头的U型固定槽,所述固定板与第二过渡板竖直且平行布置,第一过渡板向下倾斜布置,固定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一端且方向向上,第二过渡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另一端且方向向下;所述安装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上较高的一侧边,安装板水平布置,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发动机线束卡扣的安装孔,安装板延伸方向与固定板不干涉;所述固定槽固定于第二过渡板的底部,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过渡板底部。本发明既能简便的固定转速传感器插头,又能对线束进行导向,操作方便,耐久可靠,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一般转速传感器插头与发动机线束插头对接后悬空,或者在传感器插头上设计卡扣固定到支架上,这些形式下传感器与线束对接处自由度高,抗振动性差,插头对接处易松脱,严重时会有发动机丢失转速信号的风险;且传感器插头上卡扣可重复拆装性差,增加后期维护和检修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机舱保安防灾要求,通常采用分离式设计,在转速传感器与发动机线束交叉位置,至少使用两个支架,分别用作发动机线束导向定位和固定转速传感器插头,这种设计支架数量多零件成本高,装配空间紧张,不易操作。传统的设计方式造成了设计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浪费,且装配工艺性和可靠性差,甚至有造成发动机故障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既可以方便牢靠的固定转速传感器插头,又可以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导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用于安装发动机线束卡扣的安装板和用于固定传感器插头的U型固定槽,所述固定板与第二过渡板竖直且平行布置,第一过渡板向下倾斜布置,固定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一端且方向向上,第二过渡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另一端且方向向下;所述安装板固定于第一过渡板上较高的一侧边,安装板水平布置,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发动机线束卡扣的安装孔,安装板延伸方向与固定板不干涉;所述固定槽固定于第二过渡板的底部,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过渡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第一过渡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第一过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两侧边均设有向下的翻边。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依次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第一定位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渡板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二过渡板之间的夹角为20-60°,第三定位板的另一端凸起形成弧形的限位坎,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过渡板底部。
一种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插头、发动机线束卡扣和上述的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器插头卡接于所述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的固定槽内,所述发动机线束卡扣与所述转速传感器固定支架的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线束卡扣包括环状的卡口本体,所述环状的卡口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板竖直方向限位的卡槽结构和用于安装板水平方向限位的卡片,所述安装板插入所述卡槽结构内部,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卡片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结构包括左连接段、右连接段和中间连接段,所述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间隔固定于卡扣本体底部,中间连接段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中间连接段与卡扣本体底部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板通过的间隙,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相对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板插入的限位卡槽,卡片位于左连接段与右连接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片一端固定于卡口本体底部,卡片另一端底部设有限位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