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单元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530.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在辰;朴珉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李彦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元 具有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内容涉及背光单元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背光单元包括在导光板的具有光入射表面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图案,以及在导光板的从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图案,使得在第一区域中,光的方向角能够提高以防止热点的发生,以及在第二区域中,线光源能够转换成面光源。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12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79403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如在本文中完全阐述的那样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背光单元及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装置是一种利用液晶的电特性和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器,液晶具有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中间性质。由于与其他显示装置相比LCD装置薄而轻,并且LCD装置的功耗和驱动电压低,因此LCD装置已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及使用。
同时,因为LCD装置是由于外部因素而发光的非发光元件,所以LCD装置需要单独的光源。因而,将具有光源的背光单元设置在液晶面板的后表面上以将光朝向液晶显示装置的前部投射。光在通过多个光学片时扩散,并且被液晶面板聚集,从而实现为可识别的图像。
通常,基于用作光源的发光灯的布置,LCD装置的背光单元分为边缘型背光单元或直接型背光单元。
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灯,所述多个灯以行的形式布置在液晶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将光直接投射至液晶面板的前表面上。边缘型背光单元包括光源,该光源设置在引导光的导光板的外侧,其中,利用导光板将从光源发射的光入射在液晶面板的整个表面上。
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由于光源被设置在导光板的边缘处,导光板的一个区域被定位成与光源相邻,以及另一区域被定位成远离光源。因此,大量的光被提供至导光板的上述被定位成与光源相邻的一个区域,但是少量的光被提供至上述被定位成远离光源的另一区域。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光从导光板的前表面不均匀地发射,由此,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暗或更亮,产生暗部,即热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提供了能够防止在光进入部分产生热点的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具有光入射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从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根据一方面,背光单元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的与第一区域相邻的至少一侧上的多个光源。根据一方面,第一区域包括沿布置多个光源的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图案以及第二区域包括沿布置多个光源的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图案,多个第一图案和多个第二图案可以是雕刻(engrave)图案,并且多个第一图案的深度可以比多个第二图案的深度深。
此外,根据另一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根据另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导光板,导光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包括具有光入射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从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根据另一方面,显示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的与第一区域相邻的至少一侧上的多个光源。根据另一方面,第一区域包括沿布置多个光源的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图案以及第二区域包括沿布置多个光源的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图案,多个第一图案和多个第二图案可以是雕刻图案,并且多个第一图案的深度可以比多个第二图案的深度深。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背光单元及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设置有在导光板的具有光入射表面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图案,以及在导光板的从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图案。因此,在第一区域中,光的方向角(directional angle)能够提高以便防止热点的产生,以及在第二区域中,线光源能够转换为面光源。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