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及施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5274.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梅;杨殿林;皇甫超河;李洁;赵建宁;王慧;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化土壤 改良剂 草原 施用 保水剂 生物碳 有机肥 微生物 生态环境技术 草原土壤 混合肥料 退化草地 优质牧草 重要影响 追肥 喷灌 称取 翻耕 灌水 撒施 组份 备用 浇水 播种 牧草 生产力 制约 恢复 | ||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及施用方法,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组份按质量计由微生物保水剂2kg、生物碳47kg、有机肥100kg及AM真菌1kg组成;施用方法包括:分别称取微生物保水剂2kg、生物碳47kg、100kg有机肥100kg、AM真菌1kg混合均匀备用;将混合肥料均匀撒施于退化草地上,翻耕后灌水或采用喷灌浇水一次,播种优质牧草;待牧草长至出苗期后,再追肥一次。本发明针对这两大制约草原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草原恢复新型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及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于全国绝大多数草原,这是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生态恶果。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一是产草量下降。据调查,全国各类草原的牧草产量普遍比上世纪50-60年代下降30-50%;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二是牧草质量上的变化,可食性优质牧草减少,毒草和杂草增加,使牧场的使用价值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面积已近18万平方公里。
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要修复草原土壤的沙化和碱化。目前为提高牧草产量,增加草原生物多样性,通常采用增施氮肥如尿素、磷酸二铵等化学肥料等方法。但是使用化学肥料非常容易造成草原土壤出现板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反而出现草原牧场加速退化的现象。为避免出现土壤板结退化的现象,目前的大部分草原土壤改良剂往往单纯添加大量有机质,力图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来改善地力,恢复土壤生产能力。但是草原有其特殊性,草原地区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添加的有机质如农作物作物秸秆粉碎物、畜禽粪便等在土壤中腐熟过程缓慢,很难起到迅速增加地力的效果。土壤含水量是制约土壤恢复地力的重要影响因子,而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是决定草原产草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增施化学肥料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单纯增施有机肥又存在腐熟成土缓慢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微生物种群活性不足,不能迅速降解秸秆等有机质。真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肥料配方中增加保水剂成分,并添加疏松多孔且吸附性较强的生物炭成分不仅可增加土壤含水量而且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繁殖场所,还可起到降低土壤板结度、增加土壤通气性的效果;
现有治理草原退化土壤的改良剂中,没有结合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两因素来改善草原退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及施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所述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组份按质量计由微生物保水剂2kg、生物碳47kg、有机肥100kg及AM真菌0.6kg~2kg组成。AM真菌优选1kg。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分别称取2微生物保水剂2kg、生物碳47kg、有机肥100kg、AM真菌0.6kg~2kg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混合肥料均匀撒施于退化草地上,翻耕后灌水或采用喷灌浇水一次,播种优质牧草;
步骤三,待牧草长至出苗期后,再追肥一次;所述追的肥料与步骤一相同,保水剂2kg、生物碳47kg、有机肥100kg、AM真菌0.6kg~2kg。
进一步,所述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还包括采用条播法进行草原退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具体包括:在退化草地上开沟,沟深10cm-15cm、宽10cm,两沟间宽15cm;
在沟内按照150mkg/mu的量洒施2kg微生物保水剂、47kg生物碳、100kg有机肥、1kgAM真菌混合均匀的复混肥料,同时播种优质牧草种子后覆土;
在覆土层上按照2吨/mu的量均匀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5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