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参数曲线轨迹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496.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靖川;王天勇;刘喆;张永宾;徐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曲线 轨迹 伺服 轮廓 误差 实时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曲线轨迹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测定方法,通过控制器读取各伺服轴的实际位置。根据当前指令位置对应的曲线参数、上一时刻足点参数、各位置的切矢量、距离矢量的关系对伺服轮廓误差的情况进行分类判断。定义了非线性的垂直度函数,根据轮廓误差分类情况,采用区间端点搜索方法确定垂直度函数的解区间。通过非线性数值解法计算垂直度函数的解,从而计算出轮廓误差的精确值。本发明实现对伺服轮廓误差解范围的实时跟踪和准确限定,计算精度和效率高,实现了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高精度测定,可应用于复杂、高速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在线优化、误差补偿控制、设备状态监测等方面,提升生产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系统伺服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到参数曲线轨迹控制系统中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测定技术。
背景技术
多轴轮廓运动伺服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机器人、光刻设备等有广泛应用。在多轴伺服控制系统中,由系统控制系统引入的轮廓误差对轨迹精度具有直接影响。为了对伺服轮廓误差进行监视以便改进工艺和参数,或者对误差进行校正控制,需要对轮廓误差进行准确测定。一般需要根据各伺服电机反馈的各轴各时刻位置坐标,以及理论轨迹的数学表达式,对轮廓误差进行计算。随着多轴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日趋复杂化,运动轨迹已由简单的直线、圆弧等轨迹逐渐过渡到自由参数曲线轨迹。然而,参数曲线轨迹的数学表达相对复杂,其轮廓误差的计算难度较大,更难以实现在控制中实时进行测定。
伺服轮廓误差定义为伺服系统实际位置到理论轨迹曲线的距离。此距离通常是无法直接测量的,一般是通过测量各运动轴的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对轮廓误差进行间接计算。对于伺服轨迹的轮廓误差测定可分为离线计算和实时测定两类方法。离线计算可根据轮廓误差的定义,列出实际轨迹中每个点到理论参数轨迹的距离方程,并通过求极值或最优化等方法进行计算。由于距离方程一般是非线性高阶方程,无法获得解析解,需要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反复迭代。另外根据定义得到的方程含有多个解,需要解出多个候选解并进行取舍,计算量非常大。实时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近似处理,通过对轮廓误差进行几何或代数上的近似处理,并利用伺服系统中各轴跟踪误差的信息,简化了轮廓误差的计算,从而能够应用于伺服轮廓误差的在线实时测定。但是现有的近似计算方法高速、高曲率复杂轨迹情况下的计算精度普遍较差,因此难以实现精确的轮廓误差实时测定。随着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需求的日益增长,急需在实时伺服轮廓误差测定中实现更加精密、完善的计算方法,但当前尚缺少有效的实时高精度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参数曲线轨迹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测定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测定方法精度低、效率差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参数曲线轨迹伺服轮廓误差的实时测定方法,假设轨迹的参数曲线方程为轨迹对应的参数u范围为[us,ue],算法开始前进行初始化,将足点参数变量u0初始化为曲线起点处的参数值us,同时设定邻域搜索范围变量ε1、ε2、ε3(均大于0),区间端点搜索点数N(N>1),对于给定的位置矢量定义垂直度函数f(u)为矢量与曲线切矢的内积(u∈[us,ue]),之后在每个伺服控制周期内,计算当前轮廓误差,具体步骤如下:
(1)读取当前各轴伺服电机位置反馈,确定当前实际位置设置足点丢失标志位lost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