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用抗静电防刮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747.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06;B29B9/06;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2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薄膜 母粒 防刮 经双螺杆挤出机 薄膜状物料 高速混合 聚酯原料 挤出 抗静电 芯层 造粒 显示屏 微米级无机填料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铝 光稳定剂 静电积聚 抗静电剂 冷却定型 三层模头 上下两层 质量影响 纵向拉伸 静电 分散剂 挤出机 有效地 阻燃剂 熔融 收卷 生产 送入 分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用抗静电防刮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酯原料、阻燃剂、抗静电剂、微米级无机填料及光稳定剂高速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芯层母粒;S2、将聚酯原料、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及分散剂高速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外层母粒;S3、同时将芯层母粒和外层母粒送入挤出机内分区熔融,利用三层模头挤出得到薄膜状物料;S4、对薄膜状物料先后进行横向和纵向拉伸,然后进行冷却定型,收卷得到产品。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得到的聚酯薄膜,其上下两层具有良好的防刮性能,同时该聚酯薄膜还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用抗静电防刮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属于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黑白或彩色像素组成,通过电流刺激液晶分子的转向从而构成画面显示,其功耗很低,因此在电子设备上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为了防止显示屏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发生表面划伤,影响产品品质,需要在其表面贴附一层薄膜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聚酯薄膜因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特性、电气绝缘性以及耐热性等,常被用作显示屏的保护薄膜,而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静电带来的危害极大。因此,如何提高聚酯薄膜的抗静电性能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用抗静电防刮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显示屏用抗静电防刮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20-30份聚酯原料、3-5份阻燃剂、2-6份抗静电剂、8-15份微米级无机填料及1-2份光稳定剂高速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芯层母粒;
S2、将20-30份聚酯原料、15-20份纳米氧化铝、5-10份纳米二氧化钛及2-6份分散剂高速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外层母粒;
S3、同时将芯层母粒和外层母粒送入挤出机内分区熔融,利用三层模头挤出得到薄膜状物料,外层母粒的熔体位于上下两层,芯层母粒的熔体位于中间层;
S4、对薄膜状物料先后进行横向和纵向拉伸,然后进行冷却定型,收卷得到产品;
以上各份数均为重量份。
优选地,前述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所述抗静电剂为聚醚型抗静电剂。
再优选地,前述微米级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及硫酸钡粒子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比为(1-3):1:(0.5-1)。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薄膜状物料上下两层的厚度均为3-10微米,中间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再优选地,前述步骤S4中,横向拉伸的具体过程为:将薄膜状物料送入第一加热区预热,然后在0.2-0.4m/s的线速度下进入拉伸区进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倍率为(1.5-2):1。
更优选地,前述步骤S4中,纵向拉伸的具体过程为:将薄膜状物料送入第二加热区预热,然后在0.4-0.8m/s的线速度下进入拉伸区进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倍率为(2-3):1。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为150-180℃,第二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为120-160℃,且第一加热区的温度高于第二加热区的温度。
优选地,前预热时间小于1s。
优选地,前述步骤S4中,冷却定型采用低于70℃的辊筒进行。
优选地,得到的聚酯薄膜产品透光率高于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