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9852.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宇清;黄磊;莫冬春;杨常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63 | 分类号: | G06N3/063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神经网络 加速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现有技术功耗高、启动慢,数据吞吐量大。本发明包括CPU、神经网络加速模块、只读存储模块、内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外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可读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两个电源域。神经网络加速模块,用于对神经网络的命令进行硬件加速,并支持权重拆分和按结构拆分的神经网络;只读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固化的神经网络权重参数和结构参数;内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为SRAM,外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为DRAM;两个电源域分为高频开启电源域A和低频开启电源域B。本发明升级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所有掩膜,只需要更改其中一层掩膜,大幅降低了升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网络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准确率在很多应用场合超过了所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算法,开始被部署到终端设备上面。但是由于神经网络算法虽然准确率表现很好,但是其计算量非常巨大,从而导致内存带宽和整体功耗消耗很大。终端设备往往是嵌入式设备,有些甚至是干电池供电,功耗要求很高,带宽也很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现在的方案大多采用云端加终端的方案进行部署,即终端做采集和预处理,云端做神经网络计算,暂时解决了这个矛盾。但是这种方案有明显的缺陷,在于必须连接网络,这就导致了延时问题,断网问题,功耗问题和安全问题。延时问题指的是,对于一些识别问题实时性好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但是如果是联网的终端实时性在信号差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断网问题指的是,有时候无法连接网络则设备无法工作。功耗问题指的是,虽然神经网络计算的功耗是节省下来了,但是由于设备要保证实时响应,必须保持网络连接无法做到快速启动,从而无法彻底关断主芯片和内存电源,导致即使触发事件很少也无法实现1个月以上级别的待机。这种长时间待机的场景在物联网应用中普遍存在,除此之外儿童玩具领域也要求较高。安全问题指的是,很多场合神经网络识别的图像和声音是私人数据。这些数据即使通过简单映射和加密,也不能完全保证黑客无法截取和破解。离线识别是最安全的解决途径。
为了解决云端加终端方案的不足,近来有些公司推出了神经网络加速芯片。这些芯片的加速方式大多围绕对计算本地化。采用的技术一般是低比特量化,熵编码压缩,大规模矩阵运算加速。从而部分解决了本地算力不足和功耗过高的问题。但是对于物联网中要求的超低功耗还是无法解决。原因是虽然采用了压缩技术但是权重还是过大,每次运行时候都需要导入权重导致系统启动速度较慢,无法做到断电实时启动,从而无法实现长时间待机。此外其带宽需求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对于低成本方案,带宽瓶颈还是非常明显。其内存访问功耗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需要继续优化。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带宽,降低功耗和加快启动速度。我们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加速芯片架构。使得带宽和功耗进一步降低,且大大加快启动速度,从而支持断电快速启动。同时由于神经网络算法升级较快,我们也提供了一定的算法升级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提到的对于神经网络加速芯片的要求,提供一种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芯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包括CPU、神经网络加速模块、只读存储模块、内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外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可读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两个电源域。
所述CPU即通用中央处理器,用于对芯片中各个子模块进行调度,并控制开关低频开启电源域B。
所述的神经网络加速模块,用于对神经网络的命令进行硬件加速,并支持权重拆分和按结构拆分的神经网络;
所述的只读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固化的神经网络权重参数和结构参数;
所述的内部可读写随机存储器为SRAM,用于缓存神经网络非固化部分的权重参数和结构参数、神经网络加速模块输入输出结果以及CPU的数据和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