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8923.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洪梅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9/00;C08K13/02;C08K3/08;C08K13/04;C08K7/2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低翘曲 耐热 制备 合金 电子设备部件 导热 无卤阻燃剂 车辆设备 导电填料 导电纤维 加工性能 加工助剂 成核剂 防撞击 高韧性 抗氧剂 耐高温 偶联剂 相容性 增韧剂 增容剂 复配 阻燃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由PC 20~60份、PCT 20~60份、导电纤维5~30份、导电填料5~30份、复配型无卤阻燃剂5~30份、增容剂1~10份、增韧剂2~10份、偶联剂0.1~2份、抗氧剂0.1~1份、成核剂0.1~1份、加工助剂0.1~1份。本材料具有高韧性、防撞击开裂、优异强度和刚性、优良的相容性、耐高温、阻燃、导电、导热和优良加工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可安全地应用在各种电气、电子设备部件,车辆设备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是新型的工程树脂,其性质与PET、PBT相似,具有良好的韧性、热稳定性、易加工性、耐化学性和低吸湿性。相比PBT和PET,PCT具有较高的耐热性。PCT很少单独使用,其商品化产品几乎均为与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进行化学改性所得。中国专利CN104164058B用20-30%PCT、35-55%PBT、0.5-1.5%聚酯成核剂、10-30%碳纤维、3-10%增韧剂、0.5-1%抗氧剂、0.5-1%润滑剂制备了碳纤增强PCT/PBT。该材料存在以下不足:①PCT与PBT相容性差,且PCT和PBT自身强度较低,导致机械性能欠佳;②碳纤维在材料中只能实现单向的尺寸稳定性,因此更易发生翘曲;③该材料不具有阻燃性能,碳纤维的灯芯效应使材料更易燃烧。中国专利CN102964785B将20-50%PCT、10-30%聚酯、5-25%复配阻燃剂、10-40%玻璃纤维、2-10%增韧剂、0.3-1%成核剂、0.1-0.9%抗氧剂、0.2-0.6%润滑剂制备了PCT/聚酯合金,该材料存在以下不足:①PCT与聚酯相容性差,且PCT和所述聚酯自身强度较低,导致机械性能欠佳;②玻纤的存在使材料更易发生翘曲;③该材料不具有导电性能,限制了其在导电、导热等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高刚、高韧、高强度、高耐热、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好、耐磨性佳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高刚高韧耐热低翘曲导电PC/PCT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PC、PCT、导电填料、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抗氧剂、成核剂和加工助剂经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导电纤维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侧喂料口,经熔融、混炼、挤出、冷却、干燥、切粒成粒料。所用的双螺杆挤出机螺筒各分区温度应保持在240~3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增韧剂的加入,可提高PC/PCT合金的冲击强度;而含基团的增韧剂还可以提高其与合金的相容性;另外,含氟硅的增韧剂还能赋予合金更佳的耐候性、耐低温、耐氧化、耐腐蚀、阻燃等性能。
2、导电纤维的加入,可提高PC/PCT合金的强度、刚性、耐热性和机械性能。
3、导电填料的加入,可提高PC/PCT合金的强度、刚性和韧性,赋予材料导电性能,降低材料的收缩率和翘曲。
4、偶联剂的加入,提高了玻纤、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加工助剂的加入有利于PC/PCT合金的加工。
5、成核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材料中PCT和PC的结晶速度,细化结晶度,使材料的机械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翘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洪梅,未经罗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