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桥联动系统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5070.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宁介雄;郭堃;刘学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王丽娜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联动 系统 起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桥联动系统及起重机,所述转向桥联动系统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前转向桥和后转向桥,所述第一油缸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桥上,并能够随所述前转向桥的转向而同步伸缩,所述第二油缸设置于所述后转向桥上,并能够驱动所述后转向桥转向,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者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能够联动所述第二油缸同步伸缩,所述第二油缸伸缩,以驱动所述后转向桥转向,并使所述后转向桥的转向方向与所述前转向桥的转向方向相反。该转向桥联动系统结构简单且控制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桥联动系统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起重机产品往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设计上需通过增加汽车的车轴来满足超大吨位产品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五轴或更多轴的汽车起重机产品,为保证多轴车辆的机动灵活和减少轮胎磨损,一般采取增加后桥转向的多桥转向技术。当前,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后桥转向技术主要有拉杆后桥转向技术和电液控制后桥转向技术。
拉杆后桥转向技术存在的问题:
1、要布置较多的拉杆和摇臂结构,占用空间大,布置困难;
2、拉杆和摇臂的连接处容易产生间隙且拉杆受冲击易变形弯曲,转角偏差大,容易磨胎;
3、后桥没有锁定功能,高速稳定性差。
电液控制后桥转向技术存在的问题:
1、控制元器件精度要求高、价格成本高;
2、系统低温性能差;
3、系统复杂、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高;
4、维修专业要求高,方便性差。
因此,大吨位多轴转向汽车起重机急需一种简单可靠、适应范围广,成本低廉,免维护保养的后桥转向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桥联动系统及起重机,以提高车辆后桥转向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桥联动系统,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前转向桥和后转向桥,
所述第一油缸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桥上,并能够随所述前转向桥的转向而同步伸缩,
所述第二油缸设置于所述后转向桥上,并能够驱动所述后转向桥转向,
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者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能够联动所述第二油缸同步伸缩,
所述第二油缸伸缩,以驱动所述后转向桥转向,并使所述后转向桥的转向方向与所述前转向桥的转向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前转向桥包括:前轴支撑杆、前左转向节臂、前中转向节臂、前右转向节臂,
所述前轴支撑杆、所述前左转向节臂、所述前中转向节臂、所述前右转向节臂顺次闭合连接,以形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一缸体长度方向伸缩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铰接于所述前轴支撑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铰接于所述前左转向节臂或所述前右转向节臂。
优选地,所述前轴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前车轮,两个所述车轮分别于所述前左转向节臂和所述前右转向节臂连接,并分别能够随所述前左转向节臂和所述前右转向节臂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后转向桥包括:后轴支撑杆、后左转向节臂、后中转向节臂、后右转向节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5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