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供给装置及车辆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4720.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尾沼昌彦;门野佑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B60N2/66;B60Q9/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构件 空气供给装置 车辆用 泵头 座椅 送出部 移动体 送出 线圈部 伸缩 气囊 通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供给装置及车辆用座椅。在具备筒状构件、泵头、移动体的空气供给装置中,泵头具有用于向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空气的空气取入部和用于将取入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向设于车辆用座椅的气囊送出的空气送出部,移动体构成为通过向线圈部的通电来进行相对于泵头接近及远离的往复移动,由此使筒状构件伸缩,将空气从空气取入部向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将取入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从空气送出部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供给装置及具备空气供给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作为向气囊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通常采用滚压式的泵。在滚压式的泵中,是通过使活塞相对于电动机轴偏心而使其上下运动的构造,因此难以降低振动、噪音。因此,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设置泵的情况下,在关联技术中提出了介有防振构件而设置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25843)。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是介有防振构件而设置泵(空气供给装置)的构造,则部件个数增加,因此制造成本增加。因此,想要不介有防振构件而在车辆用座椅设置泵,但是为此需要进一步降低泵的振动、噪音。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的空气供给装置和具备空气供给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中,空气供给装置具备:筒状构件,能够在轴向上伸缩;泵头,设有永久磁铁及线圈部中的任意一方,并且所述泵头安装于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一端部;及移动体,设有永久磁铁及线圈部中的另一方,并且安装于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另一端部,所述泵头具有:空气取入部,用于向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空气;及空气送出部,用于将取入到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向在车辆用座椅的至少座椅靠背的内部设置的气囊送出,所述移动体构成为通过向所述线圈部的通电来进行相对于所述泵头接近及远离的往复移动,由此使所述筒状构件伸缩,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取入部向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并将取入到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空气送出部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相对于在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的筒状构件的轴向一端部安装的泵头而使在筒状构件的轴向另一端部安装的移动体进行往复移动的单元手段是基于永久磁铁和线圈部的所谓音圈电机式,因此与滚压式的空气供给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振动、噪音。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中,空气供给装置具备:筒状构件,能够在轴向上伸缩;泵头,设有在通电状态下收缩且在非通电状态下复原的长条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制构件的一端部,并且安装于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一端部;及移动体,设有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制构件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移动体安装于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另一端部,所述泵头具有:空气取入部,用于向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空气;及空气送出部,用于将取入到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向在车辆用座椅的至少座椅靠背的内部设置的气囊送出,所述移动体构成为通过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制构件的通电及非通电来进行相对于所述泵头接近及远离的往复移动,由此使所述筒状构件伸缩,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取入部向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取入,并将取入到所述筒状构件的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空气送出部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相对于在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的筒状构件的轴向一端部安装的泵头而使在筒状构件的轴向另一端部安装的移动体进行往复移动的手段是在通电状态下收缩且在非通电状态下复原的长条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制构件,因此与滚压式的空气供给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振动、噪音。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中,车辆用座椅具备:空气供给装置,设置于座椅座垫或座椅靠背;及多个气囊,至少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内部,能够通过从所述空气送出部送出的空气进行膨胀而按压就座乘员的身体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能得到不介有防振构件(不使部件个数增加)且具有与滚压式的空气供给装置相比进一步降低了振动、噪音的空气供给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内室装置
- 下一篇:移动办公座椅靠背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