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4010.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华;马媛媛;黄丹丹;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氧化氮 体型 聚糖 纳米 保鲜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果蔬在采摘前后由于生理衰老及机械损伤等原因,易使贮藏品质下降,甚至腐烂变质,影响经济收益。目前减缓果蔬贮藏品质下降的常用措施是低温贮藏以及结合化学保鲜的处理,其中一氧化氮作为果实成熟的调控因子,可以抑制果实成熟和衰老。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用适量浓度的一氧化氮处理果实,可以抑制乙烯生成,延长采后果实的贮藏时间。目前,一氧化氮应用于果实保鲜方面的处理方式多采用气体熏蒸或溶液浸泡等,由于一氧化氮是气体,它的保存和运输及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在保鲜产业应用中较为不便。因此能够缓慢释放一氧化氮气体的供体型保鲜剂亟待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壳聚糖(聚葡萄糖胺(1-4)-2-氨基-β-D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天然线性阳离子生物聚合物,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由于成本低廉、易于生物降解且成膜性好,附着在果蔬表面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及抑制呼吸强度等;本发明通过纳米技术将壳聚糖与一氧化氮供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壳聚糖与一氧化氮的双重保鲜作用,既能成膜抑菌又能抑制呼吸及乙烯生成,可以达到更有效的保鲜效果。
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其组分及其质量分数为:壳聚糖3-12份,谷胱甘肽10-15份,有机酸10-20份,三聚磷酸钠0.5-1份,亚硝酸钠1.5-3.5份,水4000份。
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醋酸、苹果酸或乳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将有机酸10-20份,壳聚糖3-12份依次加入到1000份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
(2)将谷胱甘肽10-15份加入到1000份水中,三聚磷酸钠0.5-1份加入到1000份水中,亚硝酸钠1.5-3.5份加入到1000份水中,搅拌均匀分别得到溶液2、溶液3、溶液4。
(3)将溶液2加入到溶液1中,搅拌90分钟得到溶液5。
(4)将溶液3逐滴加入到溶液5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6。
(5)将溶液4加入到溶液6中,避光搅拌45分钟,即制成壳聚糖纳米保鲜剂。
将本发明制备的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浸泡、涂抹或喷洒果蔬,晾干后常温或低温下贮藏,能显著延缓果蔬的失水过程、软化过程和衰老过程。
与现有果蔬保鲜剂相比,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一氧化氮供体型壳聚糖纳米保鲜剂含有壳聚糖以及可释放一氧化氮的谷胱甘肽载体成分,结合了壳聚糖与一氧化氮的双重保鲜作用,能够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延缓果蔬的失水过程、软化过程和衰老过程;同时本保鲜剂绿色无毒可食用,且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得到更方便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在果蔬保鲜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室温下本发明保鲜剂对草莓果实采后硬度变化的影响。
从图1中硬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采后处理贮藏时间0-60小时内,实施例1产品处理的草莓果实的硬度下降明显比未使用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慢,说明本发明保鲜剂可以明显延缓草莓果实的软化过程。
图2是室温下本发明保鲜剂对草莓果实采后色差变化的影响。
色差度越低,果实色泽越暗,果实越衰老。从图2中色差的变化可以看出,采后处理贮藏时间0-60小时内,草莓果实的色差度都成下降趋势,实施例2产品处理的草莓果实的色差度下降比未使用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慢,说明本发明保鲜剂可以明显延缓果实的衰老过程。
图3是室温下本发明保鲜剂对黄瓜果实采后失水率变化的影响。
从图3中失水率的变化可以看出,采后处理贮藏时间0-12天内,实施例2产品处理的黄瓜果实的失水率上升明显比未使用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慢,说明本发明保鲜剂可以明显延缓黄瓜果实的失水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阐明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所有试剂均为市售,其生产厂家和批号如下:
壳聚糖:购自上海源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A24M8X36696;
谷胱甘肽:购自上海源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Q19M8N36347;
三聚磷酸钠:购自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61020;
醋酸:购自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60616;
柠檬酸:购自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608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冻秋葵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生乳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