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加工夹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3733.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李健;古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13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桥 支撑 加工 夹具 方法 | ||
1.一种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包括两个分别设在具有两个镗头主轴箱的双面镗床的工作台(30)两端部上面的单V型座构件(1)、设在工作台(30)中心部位上面的双V型座构件(2);所述工作台(30)一端的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的一侧用于装夹工件,对前桥壳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粗加工,并调头对前桥壳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粗加工;所述工作台(30)另一端的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的另一侧用于装夹工件,对前桥壳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精加工,并调头对前桥壳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精加工;能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加工;
所述工作台(30)上设有两道平行的倒T形槽(301);其特征是:
所述单V型座构件(1)包括单底座板(101)、固定连接在单底座板中部上面的单V型块(102)、一只下端定位连接在所述单底座板(101)前边的前活节螺栓(103)、一只下端定位连接在所述单底座板(101)后边的后活节螺栓(104),所述前活节螺栓与后活节螺栓相互对应;还包括第一压板(10),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活节螺栓(103)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活节螺栓(104)的上端配合,并通过一螺母(13)连接紧固;
在所述单底座板(101)的下面设有第一滑块(105),所述单底座板(101)通过四个T型螺栓(106)与所述工作台(30)上的两道倒T形槽(301)配合,并通过螺母(107)连接紧固;
所述双V型座构件(2)包括双底座板(201)、固定连接在双底座板中部上面的双V型块(202)、两只下端定位连接在所述双底座板(201)前边的第一活节螺栓(203),两只下端定位连接在所述双底座板(201)后边的第二活节螺栓(204),两只第一活节螺栓分别与两只第二活节螺栓一一对应;还包括两块第二压板(20),所述两块第二压板的一端分别与两只第一活节螺栓(203)的一端铰接,两块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只第二活节螺栓(204)的上端配合,并通过一螺母(13)连接紧固;
所述双底座板(201)的下面通过定位销(19)及螺钉(18)与两个第二滑块(17)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二滑块(17)之间设有导向块(3),所述导向块(3)通过定位销(4)及螺钉(5)与工作台(30)连接固定;
在所述第一压板(10)上还通过销(12)连接有上浮动压块(11);
在所述第二压板(20)上还通过销(12)连接有上浮动压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前活节螺栓(103)的下端通过螺母(6)连接在所述单底座板(101)上,所述后活节螺栓的下端通过连接销(14)与一叉座(15)连接,所述叉座连接在单底座板(101)上面 ,并在所述叉座与双底座板之间设有垫圈(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两只第一活节螺栓(203)的下端分别通过螺母(6)连接在所述双底座板(201)上面;所述两只第二活节螺栓(204)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销(14)与一叉座(15)连接,所述叉座连接在双底座板(201)上面 ,并在所述叉座与双底座板之间设有垫圈(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其特征是:在所述单V型块(102)上设有垫板(9),所述垫板通过螺钉(8)连接在所述单V型块(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其特征是:在所述双V型块(202)上设有垫板(9),所述垫板通过螺钉(8)连接在所述双V型块(202)上。
6.一种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镗床上安装加工夹具;采用的镗床具有两个镗头主轴箱,将所述的汽车前桥壳支撑座孔的加工夹具的双V型座构件(2)安装在双面镗床的工作台(30)的中部,两个单V型座构件(1)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台(30)的两端;
第二步:装夹工件;拧下单V型座构件(1)上的前活节螺栓(103)上的螺母(13),将第一压板(10)旋转至另一端自由垂落,并拧下双V型座构件(2)上的第一活节螺栓(203)上的螺母(13),将第二压板(20)旋转至另一端自由垂落;再根据工件定位尺寸调节两个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构件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第一工件(100)装夹在所述工作台(30)上的一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一侧之间,对第一工件(100)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第三步,粗加工第一工件(100)支撑座孔的B端;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一工件(100)并调头装夹,对第一工件(100)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第四步,同时加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A端;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一工件(100),将第一工件(100)装夹在所述工作台(30)上的另一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另一侧之间,对第一工件(100)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精加工,直至达到精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同时,将第二工件(200)装夹在所述工作台(30)上的一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一侧之间,对第二工件(200)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第五步,同时加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B端;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一工件(100)并调头装夹,对第一工件(100)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精加工,直至达到精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至此第一工件(100)加工完成;同时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二工件(200)并调头装夹,对第二工件(200)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第六步,同时加工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的A端;将加工完成的第一工件(100)从加工夹具上卸下,将第二工件(200)装夹在所述工作台(30)上的另一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另一侧之间,对第二工件(200)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精加工,直至达到精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同时将第三工件(300)装夹在所述工作台(30)上的一单V型座构件(1)与双V型座构件(2)一侧之间,对第三工件(300)支撑座孔的A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第七步,同时加工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的B端;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二工件(200)并调头装夹,对第二工件(200)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精加工,直至达到精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至此第二工件(200)加工完成;同时从加工夹具上卸下第三工件(300)并调头装夹,对第三工件(300)支撑座孔的B端进行粗加工,直至达到粗加工工艺要求的尺寸;
如此依次对后续的工件支撑座孔的A端和B端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车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大江车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7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流量方向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高分散型纳米银环氧导电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