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124.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伊政;张明凯;方维才;徐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轮 胎胎压 自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适用于提高系统的控制可靠性。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胎压与汽车行车安全息息相关,同时轮胎胎压的大小也影响着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随着各汽车厂家对轮胎胎压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配置胎压监测系统,这套系统虽然可以实时监控轮胎胎压情况,但是当遇到轮胎漏气等不能保持胎压的情况时,却无法对轮胎胎压进行调整,因此不能保证汽车继续正常行驶。
目前,很多车辆都配置了轮胎胎压监测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6335330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1月18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控制阀、分配阀、控制装置以及多根连接管道,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胎压不足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控制阀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虽然该系统可方便快捷的完成对轮胎的自动充放气,但其仅采用一组电磁阀和分配阀组合管理所有轮胎,对于轮胎数量较多的商用车来说,这种整体控制方式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控制可靠性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控制可靠性的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多个胎压监测装置,所述胎压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两条结构一致的充放气线路,所述充放气线路包括储气筒、控制阀装置,所述储气筒的进气端与空压机相通,储气筒的排气端通过控制阀装置与商用车轮胎的内部相通,且控制阀装置、空压机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充放气线路的数量与商用车的车轴数量相同。
所述控制阀装置包括电控开关、连通阀,所述电控开关的进气端与储气筒相通,电控开关的排气端通过连通阀与商用车轮胎的内部相通,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胎压监测装置包括进气开关、排气开关和轮胎温压传感器,所述进气开关、排气开关的一端与连通阀相通,进气开关、排气开关的另一端与商用车轮胎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开关、排气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轮胎温压传感器与控制器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储气筒的进气端通过空气干燥器与空压机相通,所述电控开关的进气端通过溢流阀与储气筒相通。
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常用模式控制模块、泥地模式控制模块、雪地模式控制模块、自定义模式控制模块以及模式切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与驾驶室显示器上的模式选择按钮信号连接,模式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常用模式控制模块、泥地模式控制模块、雪地模式控制模块、自定义模式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条结构一致的充放气线路,且充放气线路包括储气筒、控制阀装置,储气筒的进气端与空压机相通,排气端通过控制阀装置与商用车轮胎的内部相通,控制阀装置、空压机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该设计将商用车轮胎分成多组分开进行控制管理,可有效改善系统的控制可靠性。因此,本发明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可靠性。
2、本发明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中充放气线路的数量与商用车的车轴数量相同,该设计使得系统可直接借用商用车现有的储气筒,无需额外增加储气装置,不仅节省了于系统的布置空间,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因此,本发明有利于系统布置及降低成本。
3、本发明一种商用车轮胎胎压自动管理系统中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常用模式控制模块、泥地模式控制模块、雪地模式控制模块、自定义模式控制模块,驾驶员可根据不同的路况通过模式选择按钮选择合适的胎压模式,有利于提高通过性。因此,本发明有利于提高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