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5860.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6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淇;赵玲;曹荣;孙慧慧;温锦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4/00 | 分类号: | A23B4/00;A23B4/03;A23B4/06;A23B4/08;A23B4/10;A23L3/3562;A23L3/358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蜇 冷冻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K‑型卡拉胶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浸泡鲜海蜇,再进行冷冻保存,从而有效地克服现有的海蜇冷冻加工存在的保水率低的问题,将冷冻海蜇的保水率从低于50%提高到80%以上。而且本发明方法保存的鲜海蜇的口感也很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海蜇,又名水母,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海蜇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沿海近岸,是我国沿海的主要大型经济水母。蛋白质、无机盐类和各种维生素等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海蜇还有清热化痰,防治肿瘤等药物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海蜇的含水量在95%以上,又加上海蜇收获季节正是温度较高的夏秋季,不及时处理很易发生腐烂变质,加工方法不妥也会造成质量差和出成率低。传统的鲜海蜇加工方法是,新鲜海蜇捕获后,先将头部和体部分开,除去内脏和血衣,再将头部和体部分别用盐和明矾按特定比例腌制,滤去液汁便成为盐渍海蜇,经过三次盐、矾(或一次矾及二次盐、矾混合物)加工的海蜇俗称三矾提干海蜇。但这种方法加工处理的海蜇中存在铝离子含量高的问题,而铝离子对人体有明显毒性,经常食用铝含量高的海蜇产品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在之前的研究中,申请人曾尝试直接冷冻鲜海蜇;但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冷冻和保存,结果发现冻存的海蜇在解冻后脱水严重,解冻后失重率超过50%,而且口感也不好,失去脆度;申请人也尝试了使用复合磷酸盐等保水剂处理后冷冻,但没有产生明显效果。这是由于鲜海蜇含水量95%以上,冷冻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冰晶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鲜海蜇的前处理
所述的前处理,是将捕捞后的新鲜海蜇用刀沿伞体腹面将头部和伞部分开,摘除体腔内的蜇花,将海蜇的头部和伞部分开加工;将海蜇伞部去除白色膏膜和血衣,用海水冲洗干净;
2)切丝
将步骤1)处理的海蜇伞部用切丝机切成5mm~10mm厚、5mm~10mm宽的粗丝;
3)脱水处理
将切好的海蜇丝采用机械搅拌脱水,搅拌转速10~60转/min,搅拌时间3h~5h;
4)浸泡处理
将海蜇丝首先浸泡在质量体积比g/ml为0.1%~0.3%的卡拉胶溶液(料液比0.5~1:1)中2~3h,然后捞出用质量体积比g/ml为0.1%~0.2%的氯化钾溶液浸泡1~2h(料液比1:1),捞出用水清洗,沥水;
其中卡拉胶为K‐型卡拉胶钠盐,分子量20000~50000D;
其中卡拉胶溶液温度5~20℃,氯化钾溶液温度0~10℃;
5)速冻
将浸泡处理后的海蜇丝放置在‐30℃条件下进行速冻,速冻时间30min~60min;
6)储存
将速冻的海蜇丝包装后转入‐18℃或以下温度的冷库中进行长期储存;优选储存时温度波动不得超过2℃。
本发明通过使用K‐型卡拉胶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浸泡鲜海蜇,再进行冷冻保存,从而有效地克服现有的海蜇冷冻加工存在的保水率低的问题,将冷冻海蜇的保水率从低于50%提高到80%以上。而且本发明方法保存的鲜海蜇的口感也很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