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117.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好邦石墨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0;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所述涂料由质量比为(4~10):1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包括0.5~3wt%的石墨烯材料、20~40wt%的锌粉、20~30wt%的环氧树脂、0.5~3wt%的分散剂、3~6wt%的防沉剂、10~30wt%的填料和20~30wt%的有机溶剂,B组分包括40~60wt%的聚酰胺、2~6wt%的固化促进剂、25~38wt%的环氧树脂和14~26wt%的有机溶剂,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双组份耐腐蚀涂料中的B组分中引入环氧树脂,优选相应的组分配比及石墨烯材料与锌粉的粒径之比,使得制备得到的涂料涂层表面光滑,不会出现起皱、裂痕和气泡等现象,对于被涂覆表面的附着力明显上升至0级,耐盐雾性能进一步上升至3000h以上,冲击强度较高,酸碱稳定性强,非常适用于作为金属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涂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腐蚀效应,尤其是对于金属材料的腐蚀对材料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类型,化学腐蚀主要是指酸或碱与活泼金属表面发生反应,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层,进而进一步侵蚀金属基体,化学腐蚀作用通常较快,但是通常可以通过向金属材料内部混入耐腐蚀合金或将金属材料外表面完全包覆来阻止。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液的存在下,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与金属材料发生原电池反应,得到金属阳离子和还原产物的过程,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如远洋轮船在海水中由于盐离子和溶解氧的存在,船体钢板被氧化产生铁离子,失去的电子通过钢板中存在的微小碳粒电极传递到海水中,使得海水中电离的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上述电化学腐蚀过程虽然过程缓慢,但是由于水分、氧气的存在通常是无法避免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破坏也无法避免,甚至在使用电化学惰性的涂料将金属材料表面完全包覆后,由于扩散作用,少部分水和氧气渗入涂料内层,造成不易觉察到的更危险的腐蚀效果,如表面看似完整但内部已经腐蚀变脆的金属支撑架等,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电化学腐蚀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现电化学腐蚀的防护,例如通过在金属材料外表面涂覆一层富锌底漆涂料,以涂料中的锌粉作为阳极,被保护的金属材料为阴极,使得电化学反应在锌粉表面发生,消耗锌粉使得金属材料得以被保护。传统的富锌底漆涂料,如CN101407690A所公开的双组份环氧富锌底漆,由含有环氧树脂、锌粉、填料、防沉剂、溶剂的甲组分和由含有固化剂和溶剂的乙组分按质量比8:1~15:1混合得到,其性能较差,耐盐雾时间仅有72小时,且需要大量的锌粉,使得涂料的表面粗糙,附着力降低。为了提高涂料的耐盐雾性能,现有技术向涂料中加入石墨烯等耐腐蚀且相互作用力较强的添加剂,例如,CN105086758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向CN101407690A所公开的组分中引入石墨烯,利用石墨烯柔韧性好、长径比高所提供的物理防护作用,得到了一种漆膜厚度较低、锌粉含量较少、冲击强度为40g·cm、耐盐雾性为500~1000h的石墨烯防腐涂料,但是其附着力较弱,仅为2级。CN105623473A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技术石墨烯分散体的含锌石墨烯防腐蚀底漆,其中通过选用环氧值为0.25~0.37的环氧树脂和直径为5~30μm、层数小于等于10层、氧含量小于15%的石墨烯片层与其他组分混合得到组分一,改进了双组份耐腐蚀涂料的制备方法,得到了一种表面电阻为106~1011Ω的漆膜,通过提高表面电阻延缓电化学腐蚀作用的发生,但是也未给出如何提高材料表面附着力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改进双组份耐腐蚀涂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提高涂料在被涂覆的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由质量比为(4~10):1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中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A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好邦石墨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好邦石墨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机顶盒测试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