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缝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2899.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冯周;武宏亮;冯庆付;王克文;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电成像测井图像 裂缝图像 形态学处理 方法和装置 测井资料 目标区域 电成像 图像 干扰信号 获取目标 技术效果 裂缝方向 微裂缝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电成像测井资料;根据电成像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电成像测井图像;在垂直方向上对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一角度裂缝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对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二角度裂缝图像;根据第一角度裂缝图像、第二角度裂缝图像,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裂缝。由于该方案考虑到电成像测井图像中裂缝方向和形态的具体特征,先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进行形态学处理,再识别裂缝,减少了图像中的干扰信号,提高了图像中的裂缝精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识别裂缝的精度较低、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精确识别微裂缝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裂缝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储层中,通常裂缝既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又是油气渗流和运移的重要通道,裂缝的发育情况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因此,如何准确的确定裂缝是油气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现有的裂缝确定方法大多是通过边缘检测算法对测井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再从处理后的图像中分离出裂缝特征区域,进而计算具体的裂缝参数,对裂缝进行确定。但是,上述方法具体实施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测井图像中裂缝方向和形态的具体特征,只能对测井图像中灰度对比相对较明显的裂缝进行相应的提取,导致识别时容易受地层其它高导地质特征(例如溶孔、泥质条带等)的影响,识别的准确率较低,甚至对一些微裂缝无法识别。综上可知,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识别裂缝的精度较低、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裂缝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识别裂缝的精度较低、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精确识别微裂缝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电成像测井资料;
根据所述电成像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电成像测井图像;
在垂直方向上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一角度裂缝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二角度裂缝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角度裂缝图像、所述第二角度裂缝图像,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裂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电成像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电成像测井图像,包括:
对所述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插值修复;
利用插值修复后的电成像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垂直方向上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一角度裂缝图像,包括:
利用第一垂直线状结构元素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闭处理,得到第一图像;
利用第二垂直线状结构元素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形态学开处理,得到第二图像;
将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作差,得到所述第一角度裂缝图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垂直线状结构元素的垂直长度为6个像素点,水平长度为1个像素点;所述第二垂直线状结构元素的垂直长度为18个像素点,水平长度为1个像素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第二角度裂缝图像,包括:
利用第一水平线状结构元素对所述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形态学闭处理,得到第三图像;
利用第二水平线状结构元素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形态学开处理,得到第四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