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及X射线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622.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亮;周敏;李冶夫;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钱慰民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系统 冷却管路 循环回路 冷却液 制冷机 探测器 传输管路 温度要求 循环流动 支撑装置 冷却 配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制冷机的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X射线成像系统。该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X射线探测器上的冷却管路;一冷却液传输管路,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X射线探测器的支撑装置内,并与所述冷却管路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中有循环流动的一冷却液。该冷却系统可以在现有的X射线摄影系统的基础上,去掉一个制冷机的配置,以尽可能少的改动实现对探测器的冷却,同时满足探测器正常工作的温度要求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的X射线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X射线成像系统通常包括X射线球管、X射线探测器和支撑装置,如C形臂,其支撑X射线球管和X射线探测器。在操作中,定位病人的成像台位于X射线球管和X射线探测器之间。X球管发射的X射线穿过成像台上的病人,被X射线探测器接收。由于射线通过病人,病人体内的解剖结构引起在X射线探测器处接收的辐射的空间变化。然后,X射线测器将该辐射变化转化为图像,其可以用于临床评价。
有些应用过程如介入手术过程,要求较长的成像周期,以便正确诊断、治疗和/或评定病人的条件。长时间工作会导致X射线探测器生成大量的热,X射线探测器的温度范围要求比较严苛,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厂商为X射线探测器配置一个制冷机,制冷机与探测器模块之间通过两个软管相连并严格控制探测器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X射线成像系统被安装在检查室内,考虑到检查室空间有限,制冷机被安装在设备间内,中间连接的软管长达18至24米。制冷机不仅增加硬件成本,更会增加日常费用,几十米的布线在安装时也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无制冷机的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部件,实现对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制冷机的冷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其包括:
一设置在一X射线探测器上的冷却管路;一冷却液传输管路,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X射线探测器的支撑装置内,并与该冷却管路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中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液。
优选的,该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还包括一用于驱动该冷却液循环流动的泵,以及一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补给装置。
优选的,该支撑装置包括一C形臂,该冷却液传输管路的第一部分嵌入该C形臂内。
优选的,该C形臂的至少一表面设置有一凹槽,该冷却液传输管路的第一部分嵌入在该凹槽内,该凹槽与该冷却液传输管路的第一部分的间隙内填充有高导热率材料。
优选的,该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补给装置,该冷却液补给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连接该冷却液传输管路,该第二腔室经一连接管与该第一腔室连通,当该冷却液补给装置被倾斜一特定角度时,该第一腔室充满冷却液,该第二腔室的该冷却液的液面高度高于该连接管的位置。
优选的,该特定角度不大于该C形臂的最大旋转角度。
优选的,该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底座,该冷却液传输管路的第二部分安装在该支撑底座内。
优选的,该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该支撑底座内壁上的散热管路,其串联在该冷却液传输管路的第二部分中。
优选的,该散热管路包括多个换热器,该多个换热器呈矩阵式排列。
优选的,该散热管路包括一曲形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系统,其包括一X射线探测器,一支撑X射线探测器的支撑装置,以及一X射线探测器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一设置在一X射线探测器上的冷却管路;一冷却液传输管路,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X射线探测器的支撑装置内,并与该冷却管路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中有循环流动的一冷却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