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咖啡生豆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8727.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基;地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基 |
主分类号: | A23F5/02 | 分类号: | A2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韩国忠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生豆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咖啡生豆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步骤,将未经过热处理的原豆装载于网状的板后,将装载有原豆的板放进容器内部,然后将水以与所述网状的板底部相隔开的形式注入到容器底面,在容器上部盖上盖子,从而使得容器密封;汽蒸步骤,将所述密封的容器放进保温柜后,在10~12天期间将保温柜内部温度保持为70~80℃的状态,进行低温汽蒸;干燥步骤,打开所述容器的盖子后,在4~6天期间将保温柜内部温度保持为38~43℃的状态,对经过汽蒸的原豆进行干燥。该加工方法能够使得有效成分的摄入量增多;能够摄入的有效成分的量增多的同时,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摄入变得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生豆的加工方法,其对未经过热处理的原豆进行汽蒸,从而能够提高多酚含量,降低咖啡因含量,进而提高多酚摄入率,并且能够使得不受偏爱的香气减少,从而提高饮用偏爱度。
背景技术
通常,咖啡(coffee)是属于茜草科的常绿灌木,主要栽培在热带气候且降雨量多的地方,栽培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的咖啡被认定为优品。
就商业上栽培的咖啡品种而言,被分类为阿拉比卡(arabica)、罗布斯塔(robusta)、利比里卡(liberica)三大原种,尤其,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占主流。
所述咖啡被用作速溶咖啡或原豆咖啡,最近,为了健康和减肥,与速溶咖啡相比,原豆咖啡更受偏爱。
原豆咖啡使用如下饮用方法:通过对干燥状态的咖啡原豆进行翻炒的过程,即烘焙(roasting)过程,翻炒、粉碎后获得咖啡原豆粉末,将温水添加到咖啡原豆粉末中,萃取原液来饮用,因为可以享受到咖啡原豆固有的味道和香气,所以正在被广泛使用。
然而,通过所述烘焙获得的原豆要直接经过烘焙,即煎焙过程、粉碎过程、萃取过程等,所以具有繁琐的缺点。
此外,经过烘焙的咖啡原豆在保管过程中容易酸败,原豆固有的味道和香气发生变质,从而不能摄入。
换句话说,原豆内部的挥发成分相互发生反应,失去原来的香味,并且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变黑,味道和香气也发生变质,所以不能再使用。
另外,众所周知,在咖啡原豆中含有大量多酚类有效成分,所以具有抗氧化效果、防止老化等的有益效果。尤其,作为多酚类化合物的一种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的化学式是C16H18O9,分子量是354.31,是咖啡原豆特有的着色原因物质。众所周知,所述绿原酸具有如下效果:抑制过氧化脂质在生物体内生成、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氧化、抗癌作用等。
散发出咖啡特有的味道的成分是咖啡因(caffeine),咖啡因是化学式为C8H10O2N4的植物性碱化合物,咖啡因是无色、无臭并发出苦味的针状的结晶。
所述咖啡因具有如下效果: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清醒、促进心脏的功能,并且起到利尿剂的作用、增加小便量,刺激胃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等。
然而,即使是所述咖啡因,若摄入过量,则会导致引发失眠症、咖啡因中毒等的副作用,所以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等保健当局劝告人们一天咖啡因摄入量限制为400mg以下。
另外,众所周知,在咖啡原豆中含有大量多酚类有效成分,所以具有抗氧化效果、防止老化等的有益的效果。
尤其,作为多酚类化合物的一种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的化学式是C16H18O9,分子量是354.31,是咖啡原豆特有的着色原因物质。众所周知,所述绿原酸具有如下效果:抑制过氧化脂质在生物体内生成、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氧化、抗癌作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基,未经张成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