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6328.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艳;王斌斌;徐松顶;余传东;王昆仑;罗战虎;梁杰;刘艺;李旭;李辉;徐蕾;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B1/58 | 分类号: | B64B1/58;B64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飞行器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浮空器气动外形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浮空飞行器采用浮生一体化设计,较一般浮空飞行器,具有高升阻比、阻力小以及抗风能力强等优点。气动外形为浮生一体气囊,尾翼选择倒“T”的布局形式。本发明气动布局形式,尾翼能改善浮空飞行器的俯仰特性和偏航特性,其受到侧向风时,不会发生陀螺效应,以保证在风的扰动下浮空飞行器空中姿态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浮空器气动外形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
背景技术
常规浮空飞行器气动外形为:气囊外形采用头部大、尾部收缩的水滴状或椭球状,采用倒“Y”型或“X”型尾翼,气囊内部设计副气囊,气囊下部设整流罩。其中气囊主要提供浮力克服自身重量和任务载荷;副气囊通过风机与阀门调节气囊内部压力,使得气囊具有良好的刚度与气动外形;尾翼使浮空飞行器具有好的稳定性,保证浮空飞行器在要求的风场条件下正常工作;整流罩能够容纳任务载荷,对任务载荷实施保护并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减小气动阻力。
浮空飞行器常规系留气球气动外形抗风能力主要由气囊提供的浮力大小决定。气囊越大,浮力越大,在相同风速下水平漂移量和高度损失越小,抗风能力越强;但常规气动外形升阻比较小,对风的利用率较小,当风速增加时,水平漂移量变化很大。
浮空飞行器常规飞艇气动外形的载重能力主要由气囊提供的浮力大小决定。浮空飞行器气囊越大,浮力越大,载重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主要解决传统浮空飞行器主要靠浮力来决定抗风能力或载重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既适用于系留气球又适用于飞艇的浮升一体化气动外形,使得在相同体积浮力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浮空飞行器的抗风能力和载重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气囊1是浮空飞行器产生浮力的主要部件,内部充填有一定压力的轻质气体,尾翼位于气囊1后部,在气囊1内部布置了4条隔板来维持气囊1的整体外形,两条A型隔板3和两条B型隔板4全部沿着气囊1航向方向布置,从气囊1前部开始一直延伸到尾部,隔板上下分别与气囊1采用“T”型热合连接。
所述气囊1底部装有任务挂架位5。
所述气囊1内部装有副气囊6与气囊1均采用全软式结构,副气囊6与气囊1之间采用“T”型热合连接。
所述尾翼分为垂尾2和平尾7,由尾翼支撑框架8、垂尾蒙布9及平尾蒙布11组成,整个支撑框架8自身相互支撑,为尾翼蒙布提供刚强度。
所述尾翼蒙布由两片平尾蒙布11和一片垂尾蒙布9组成,近似三角形外形,一边与气囊1热合连接,另外两边与尾翼支撑框架8相连。
所述尾翼支撑框架8由若干尾翼边框10和加强框13及尾部环向撑管15组成,通过三通接头14将尾翼边框10和尾部环向撑管15连接,作为尾翼支撑框架8与气囊1连接的最重要支撑点。
所述气囊1上的布套通过T型接头12与尾翼边框10管材端部连接。
所述尾翼支撑框架8选用碳纤维管材。
所述轻质气体为氦气。
所述A型隔板3和B型隔板4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用以减轻隔板整体的重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浮空飞行器采用浮生一体化设计,较一般浮空飞行器,具有高升阻比、阻力小以及抗风能力强等优点。气动外形为浮生一体气囊,尾翼选择倒“T”的布局形式。本发明气动布局形式,尾翼能改善浮空飞行器的俯仰特性和偏航特性,其受到侧向风时,不会发生陀螺效应,以保证在风的扰动下浮空飞行器空中姿态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浮升一体化飞行器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浮升一体化飞行器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