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热分解制备钛-铝合金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657.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罗铜;彭金辉;韩朝辉;张利波;郭胜惠;刘建华;周俊文;夏洪应;尹少华;吴庆田;董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C22C21/00;C22C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王远同 |
地址: | 65022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分解 烧结 制备 微波 铝合金材料 钛铝合金 车间生产管理 动量传递 合金材料 加热效率 均质细化 模压成型 氢化钛粉 生产效率 微波高温 微波加热 一步制备 原位反应 工艺流程 金属铝 清洁化 致密化 钛原子 熔炼 混料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波热分解制备钛‑铝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A:配料混料、B:模压成型、C:制备合金;本发明方法中氢化钛粉在微波高温下分解释出钛原子,与金属铝发生原位反应生成钛铝合金,实现热分解/烧结一步制备钛铝合金,微波热分解烧结具有强化动量传递和熔炼效果,促进合金材料致密化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材料均质细化,微波加热均匀,升温速率快,加热效率高,可以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相对较低,清洁化车间生产管理,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能应用、粉末冶金和材料制备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热分解制备钛-铝合金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铝合金同时具有Ti、Al的质量轻,强度高,表面容易形成保护层,致密度高,物理性能好等一系列较为优异的性能,已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如波音公司将钛铝合金用于飞机的发动机涡轮两级叶片等。此外,新型钛铝合金的研究,如纳米结构钛铝合金、梯度结构钛铝合金、多种形状钛铝合金等也为钛铝合金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伴随钛铝合金应用的高速发展,对其所具有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致密度、散热率、导电导热等性能都要求较高。目前钛铝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压和热等静压烧结、自蔓延高温合成、气雾法等方法等。采用热压和热等静压烧结制备钛铝合金过程和设备复杂,生产控制要求严,模具材料要求高,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反应所放出的热不足以满足后面反应所需的热,产品中会掺夹大量杂质,产品质量达不到所需的标准;气雾法导致产品的纯度达不到标准,并且还会生成其它化合物,对能源的消耗非常高。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研发一种微波热分解制备钛-铝合金材料方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性能要求和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微波热分解制备钛-铝合金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A:配料混料、B:模压成型、C:制备合金;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混料
将氢化钛粉和铝粉按质量比为5~15:95~85倒入球磨机/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均匀;
B:模压成型
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粉体倒入压制模具中,压制成坯;
C:制备合金
将步骤B得到的压坯放置在坩埚内,并置于微波真空高温炉中,关闭炉门后抽真空,至气压低于0.1MPa后充入保护气体,然后馈入微波,烧结温度为650~800℃,保温30~6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样品,得到钛-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方法中氢化钛粉在微波高温下分解释出钛原子,与金属铝发生原位反应生成钛铝合金,实现热分解/烧结一步制备钛铝合金,微波热分解烧结具有强化动量传递和熔炼效果,促进合金材料致密化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材料均质细化,微波加热均匀,升温速率快,加热效率高,可以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相对较低,清洁化车间生产管理,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钛-铝合金试样XRD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钛-铝合金微观形貌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钛-铝合金微观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