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3201.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川;李峥;何泓材;刘京亮;熊伟强;杨帆;南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前***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安全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包括正极片、隔膜、缓冲胶和固态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固态负极片在隔膜的上下端面,所述缓冲胶位于固态负极片和隔膜中,还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正极片的制备步骤,包括固态负极片的制备步骤,还包括缓冲胶配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优的安全性,即使被钢针刺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稳定对外供电;相比于全固态电池具有更优的倍率性能;可高温使用,即使在60‑80℃高温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比功率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性好、可快速放电且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使用。但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在遇到穿刺、短路等极端情况下,会由于热失控出现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近年来,被认为具有本征安全性的全固态锂电池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被公认为下一代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全固态电池多采用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金属Li在循环过程中会有锂枝晶的产生,不但会使可供嵌/脱的锂量减少,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短路等安全问题,同时金属Li十分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等发生反应,并且金属Li不耐高温,给电池的组装和应用带来困难,故现阶段要采用金属锂进行批量化生产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同时由于固态电池中界面问题突出,导致倍率性能较差,目前公开报道的锂电池一般在0.2C及以下才具有较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既具有高的安全性能,又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包括正极片、隔膜、缓冲胶和固态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固态负极片在隔膜的上下端面,所述缓冲胶位于固态负极片和隔膜中。
所述隔膜为聚烯烃隔膜,包括单层PP、单层PE、PP+陶瓷涂覆、PE+陶瓷涂覆、双层PP/PE、双层PP/PP或三层PP/PE/PP。
一种新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缓冲胶涂刷到正极片上;
步骤二:将隔膜附着于涂刷缓冲胶后放正极片上,缓冲胶浸润到隔膜中;
步骤三:将固态负极片附于隔膜上,即可构成所需电池,
其中,包括正极片的制备步骤,其制备步骤为:步骤一:按照质量比为80-100:0.5-10:0.5-10称取正极活性物质、Super P、聚偏氟乙烯;
步骤二: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将正极活性物质、Super P、聚偏氟乙烯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进行混合,并搅拌成固含量为30-80%的均一正极浆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正极浆料浆料涂布在6-25μm的铝箔或涂碳铝箔上,通过温度为110℃-150℃,速度为0.5-20m/min的干燥,辊压及裁切后,制得正极片,
包括固态负极片的制备步骤,其制备步骤为:步骤一:按照质量比为80-90:1-5:5-12:2-10:1-50称取负极活性物质、Super P、添加剂、锂盐、聚偏氟乙烯;
步骤二: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将负极活性物质、Super P、添加剂、锂盐、聚偏氟乙烯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进行混合,并搅拌成含固量为30-80%的均一负极浆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浆料涂布在6-25μm的铜箔上,经过温度为90℃-130℃,速度为0.5-20m/min的干燥,辊压及裁切后,制得固态负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