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1460.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轶;贾东兵;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密封 结构 泄露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所述测量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加工试验件;步骤2:加工集气腔;步骤3:试验前,测量试验时的大气温度和压力;步骤4:进行密封泄露量测量试验,记录密封腔内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当密封腔内压力升高到入口压力95%后停止试验;步骤5: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密封泄露量随不同压差的函数曲线。本申请的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果应用面广的密封试验测试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密封泄露量测试方法的压差点少,试验结果不连续,试验流量从大到小变化时跨流量计量程,流量测试不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篦齿密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密封技术已成为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作为高温高压部件之一,喷管的密封对发动机及后机身隔热防火有着较大影响,其密封问题是保证喷管性能乃至安全可靠工作的技术关键。
传统的密封试验方法为直接在密封通道前安装流量计,通入给定气体后经过密封装置排出环境,通过气体流量计直接读取密封泄露量的体积流量。首先,传统方法随着试验中气体密度变化,换算到质量流量时会出现误差;其次,每次通入给定压力,进出口压差不变,试验结果只输出单个压差下的泄露量;最后,在不同状态点的流量测量时,容易出现跨流量计量程的尴尬,即在小流量计的上限和大流量计的下限,此处的测点会出现测量偏差。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所述测量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加工试验件:试验件包括密封条和密封腔,试验中密封条嵌入到密封腔的密封卡槽内,来流气体通过管路流入到密封腔,气流经过密封条和密封卡槽的上表面之间的狭缝节流;
步骤2:加工集气腔:集气腔与试验的密封腔连接,所述集气腔用于收集从所述狭缝中流出的气体;
步骤3:试验前,测量试验时的大气温度和压力;
步骤4:进行密封泄露量测量试验,试验过程中在进口测量来流的温度和压力;保持密封腔内初始压力为环境压力,在试验段进口通入给定压力气体,随着气体通过篦齿密封流入密封腔,密封腔内压力升高,在密封腔入口安装动态压力扫描阀,记录密封腔内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当密封腔内压力升高到入口压力95%后停止试验;
步骤5: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密封泄露量随不同压差的函数曲线。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试验件前段气体需要整流,保证来流气体压力均匀,没有旋涡,通过试验段前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来流的稳定性,来流压力波动范围在1%。
优选地,所述集气腔表面安装静压测试柱,用于检测试验过程中腔内压力,静压测试柱安装后用密封胶将测试孔外密封。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试验测试参数中的密封腔内压力、入口压力和温度均为动态采集记录,每0.1s测试一次。
本申请的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果应用面广的密封试验测试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密封泄露量测试方法的压差点少,试验结果不连续,试验流量从大到小变化时跨流量计量程,流量测试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所使用的密封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上下往复开松功能的纺织废料回收设备
- 下一篇:细菌追踪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