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毒性监测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375.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天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缓和装置 毒性监测仪器 环保节能 转圈 监测仪 安全性能 电源安装 电源电性 内部安装 仪器安装 限位端 侧端 探测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性监测仪器,包括仪器、监测仪、限位端和电源,所述仪器安装在仪器的左上方,且仪器的左上方设置有侧端,所述仪器的正上方设置有缓和装置,所述电源安装在可转圈的下方,且电源的左侧设置有环保节能电源,所述CPU、监测仪和可转圈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探测无人机的上方安装了缓和装置,这样当无人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缓和装置,这样就避免了无人机直接摔在地面的风险,提高了无人机的安全性能,另外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了电源和环保节能电源,扩大了无人机的使用时限,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毒性监测仪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探测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在的探测无人机续航能力较差,这样就不能长时间的持续探测,另外现在的无人机如果出现了故障就会直接从高空中摔下,这样就会对无人机造成严重的损害。对成本的要求太高,不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性监测仪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续航能力差和缺乏应急措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毒性监测仪器,包括仪器、监测仪、限位端和电源,所述仪器安装在仪器的左上方,且仪器的左上方设置有侧端,所述仪器的正上方设置有缓和装置,且缓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右侧设置有右衔接柄,所述监测仪安装在固定器的下方,且监测仪的下方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固定器的左侧设置有左衔接柄,且左衔接柄的左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所述限位端安装在仪器的内部,且限位端的右上方设置有CPU,所述CPU的下方设置有动力传递轮,且CPU的下方设置有可转圈,所述电源安装在可转圈的下方,且电源的左侧设置有环保节能电源,所述CPU、监测仪和可转圈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动力传递轮均安装在CPU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可转圈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可转圈均安装在CPU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和动力传递轮通过限位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保节能电源和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探测无人机的上方安装了缓和装置,这样当无人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缓和装置,这样就避免了无人机直接摔在地面的风险,提高了无人机的安全性能,另外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了电源和环保节能电源,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提高了探测无人机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端、2-仪器、3-缓和装置、4-仪器本体、5-固定器、6-右衔接柄、7-监测仪、8-信号接收器、9-左衔接柄、10-旋转轴、11-限位端、12-CPU、13-动力传递轮、14-可转圈、15-电源、16-环保节能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天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天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