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105.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阔;尹海军;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景军平,陈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屏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美观和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全屏幕的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由于全屏幕需要使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尽量大,甚至覆盖整个移动终端的正面,因此屏幕会覆盖一般移动终端安装听筒的位置,导致听筒没有位置安装,影响用户使用听筒功能时移动终端的发声,降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性。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解决用户使用听筒功能时全屏幕发声的方法为利用固态振动和骨传导的原理进行发声和声音传递,使声音通过用户的耳骨传递给用户,该结构和方法相当于通过全屏幕的屏幕进行声音传递,而全屏幕本身并不具备听筒结构。由于采用骨传导的方法进行声音传递时,声音将分别通过空气和用户耳骨传递,而空气传声的比例比骨头传声大。因此,使用这种结构的全屏幕的移动设备时,会导致用户使用听筒功能时的外放声音很大,使除了用户以外的其他人也可以听到移动终端发出的声音,从而影响用户的隐私性,降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性。
由于全屏幕移动终端在使用时,其使用听筒功能时的外放声音很大并且隐私性较低,为了得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使全屏幕移动终端在使用听筒功能时能够降低移动终端的外放声音,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性,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全屏幕移动终端的不影响美观且具有听筒结构的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利用微孔矩阵和激励器构成听筒结构,使声音能够通过微孔以空气传播的方式传递给用户,降低移动终端的外放声音,提高用户的隐私性,并且保持全屏幕的美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显示屏幕,包括:
显示面板;
盖板,盖板覆盖于显示面板的上表面;
盖板设有第一微孔矩阵,第一微孔矩阵的覆盖区域形成听筒区域;并且,
显示面板的下方设有用于产生振动的激励器,激励器位于听筒区域内。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AM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面板、覆盖于柔性面板上表面的偏光片以及覆盖于偏光片上表面的触屏面板。
进一步地,触屏面板上设有第二微孔矩阵和/或偏光片上设有第三微孔矩阵,第二微孔矩阵和第三微孔矩阵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微孔矩阵相对应。
进一步地,第二微孔矩阵和第三微孔矩阵的微孔孔径与第一微孔矩阵的微孔孔径相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覆盖于显示面板下表面的基板。
优选地,激励器固定于基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基板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听筒区域内,激励器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固定于显示面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基板设有第四微孔矩阵,第四微孔矩阵的位置与第一微孔矩阵相对应。
进一步地,第四微孔矩阵的微孔孔径比第一微孔矩阵的微孔孔径大0.1-0.3mm。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设置于终端本体上的全屏幕,全屏幕包括上述的显示屏幕。
本发明的显示屏幕,在盖板上设有用于形成听筒区域的第一微孔矩阵,在显示面板的下方对应于听筒区域内的位置设有激励器,第一微孔矩阵和激励器可以构成听筒结构,使声音能够通过微孔以空气传播的方式传递给用户,在降低移动终端的外放声音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本发明的显示屏幕,由于在盖板上采用微孔矩阵进行声音的传递,能够使用户肉眼不能轻易识别,保持屏幕的美观性,不影响视觉效果。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由于使用本发明的显示屏幕,可以使移动终端的全屏幕的听筒区域具有听筒结构,从而使声音能够通过微孔以空气传播的方式传递给用户,在降低移动终端的外放声音的同时,提高隐私性,并且不影响全屏幕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屏幕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屏幕的听筒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