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2832.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德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韩炜 |
地址: | 550199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酵素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口感好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果中之王,原产地在中美洲。用火龙果制备的酵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度饮用可助瘦身,长期食用,有预防便秘、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白祛斑等功效,除此之外还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抗自由基等作用,且长期使用无任何副作用。
目前,火龙果酵素一般是将火龙果洗净后,发酵,即得,这样得到的口感还不够好,容易氧化变色,保存时间短,一般为3-6个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工艺生产出的火龙果酵素,色泽鲜红,口感较佳,酸甜适中,具有刺梨特有的芳香味。氨基酸含量高,富含天然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改善睡眠等功能。火龙果中的天然红色素易被氧化变色,此工艺生产的火龙果酵素色泽鲜红,将火龙果酵素中的色泽退变时间延长一年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所述的火龙果酵素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火龙果50-75份、柠檬4-8份、刺梨8-30份和白砂糖10-16份。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火龙果酵素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火龙果60-65份、柠檬5-7份、刺梨15-25份和白砂糖12-14份。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火龙果酵素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火龙果63份、柠檬6份、刺梨20份和白砂糖13份。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完全成熟,果肉呈深红色或深紫红色的红心火龙果,洗净后,沥干,得A品;
b.A品去皮,切成边长为0.5-1cm的块,得B品;
c.选取黄柠檬,洗净后,沥干,得C品;另取刺梨,洗净后,打成刺梨汁;
d.C品去皮,切成边长为0.5-1cm的块,得D品;
e.从上至下按白砂糖、B品和D品的顺序,将白砂糖、B品和D品按层堆放,下罐量不超过发酵罐容积80%,然后将刺梨汁加入发酵罐,得E品;
f.E品上接种酿酒酵母,接种量为E品重量的0.1%-0.2%,得F品;
g.F品密闭发酵,发酵温度25℃-30℃,发酵时间5-10天,中途搅拌1-2次,或从底层取汁对上层渣进行淋渣处理2次,得G品;
h.将G品过60-80目滤网,发酵液和果渣分离,收集发酵液,得H品;
i.H品转入另一洁净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次发酵,第二次发酵时,发酵灌装液90%以上,严格厌氧静置发酵,发酵温度25℃-30℃,发酵时间5-10天,待发酵液面静止,无气泡产生时即可,发酵结束,得I品;
j.将i品中的上层发酵液采用300目滤布过滤后,收集液体,得J品;
k.J品导入洁净发酵罐,发酵灌装液90%以上,发酵温度20℃-25℃,严格静止厌氧发酵,进行深层次发酵,发酵时间1个月至12个月,得K品;
l.K品导入浓缩罐中,浓缩条件为:浓缩温度45℃,真空度0.09MPa,浓缩到原液的60-70%,得L品;
m.L品调配,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步骤m中,所述的调配是;按每克L品中添加白砂糖0.12g-0.30g和维生素C 0.01-0.25g向L品中添加白砂糖和维生素C。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步骤m中,所述的过滤是;用300-4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步骤m中,所述的灭菌是;采用水浴或微波杀菌。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的水浴杀菌是;85℃-93℃处理30分钟。
前述的火龙果酵素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的微波杀菌是;60℃-65℃杀菌10分钟。
实验例感官评价
评价对象:本发明火龙果酵素(按实施例1进行提取)。
评价方法:随机请7个公司员工,对火龙果酵素进行观察和品尝,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以10分制进行评价,最后计算整体平均分即为火龙果酵素的综合评分。
评价指标:色泽、浑浊度(杂质)、不良气味、香味、酸味、甜味、苦味和整体口感。
火龙果酵素感官评价结果
注:分数越高表示色泽、香味和整体口感越好;酸甜越味适中,苦味越淡,浑浊度越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德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德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2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