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1794.3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崔东霞;李登华;齐永亮;常诚;张强;杨玉东;申力涛;庞瑾瑜;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1;C09D7/62;C09D7/63;C09D7/65;C08G59/62;C08G59/40;C08G59/50;C08G59/52 |
代理公司: | 11108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贻贝 修复剂 潮湿环境 粉改性 改性 钛酸酯系偶联剂 混凝土结构 酚醛胺 生物基 酮亚胺 修复 胺类固化剂 促进固化剂 复合固化剂 固化剂体系 双组份体系 邻苯二酚 其他材料 修复材料 有效解决 粘结能力 粘结体系 多元胺 固化剂 溶蚀性 相容性 树脂 苯酚 粘结 混凝土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本发明所述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为树脂与固化剂双组份体系,其中,固化剂体系采用了苯酚与邻苯二酚对混合多元胺改性的“仿生”酚醛胺与水分促进固化剂‑酮亚胺的复合固化剂,以及生物基填料‑钛酸酯系偶联剂改性贻贝粉。与现有修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仿生酚醛胺与酮亚胺的联合使用,有效解决了潮湿环境下,常用胺类固化剂粘结能力差的问题,保证了施工初期与后期的粘结强度;钛酸酯系偶联剂对贻贝粉进行改性后,有效改善生物基填料与修复剂体系中其他材料的相容性,提高粘结体系的耐溶蚀性与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量的70%。贝类养殖与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贝壳。目前仅有少量用于土壤改良剂、家禽类饲料添加剂等,绝大部分被丢弃。针对贻贝壳的利用附加值较低,属于较难处理的废弃物。贻贝壳类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含量为95%,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可再生矿产资源。如能将其合理处置,取代或部分取代现有的开山挖石生产的CaCO3,是一种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的措施。
CaCO3在混凝土结构修复剂中主要用作填料,功能为:降低体系中树脂的用量成本;对固化过程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生成的热量进行传递、抑制,并降低固化产物的热膨胀系数;改善施工工作性及固化产物的物理力学性能。我国的建设市场已由传统的新建逐渐向养护维修转化,对于结构物或构筑物进行维修加固的工程将是不可估量的市场,这也给混凝土结构修复剂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消耗大量的CaCO3。因此,将贻贝壳进行再处理并用于混凝土结构修复剂体系,将是对贻贝壳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
贻贝壳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层: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棱柱层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柱状方解石或文石晶体,具有优良的硬度特性与耐溶蚀性;珍珠层是由平板状文石片层堆砌,具有“砖-泥”形式的微结构,强度高,韧性强。文石片层特有的球冠型结构赋予了珍珠层具有超常韧性的优势。因此,将贻贝壳进行再处理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修复剂体系中,有助于改善修复剂胶体的强度、耐溶蚀性与韧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耐溶蚀性与韧性良好的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所述贻贝粉改性修复剂为双组份体系,其中A组分为树脂体系,B组分为固化剂体系;所述A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100份的环氧树脂双酚A或环氧树脂双酚A与环氧树脂双酚F的混合物、5-20份的聚氨酯改性封端环氧树脂、0-5份的环氧碳酸酯、80份的无机类填料硅微粉或/和蒙脱土;所述B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20-30份的“仿生”酚醛胺、10-20份的酮亚胺、30-40份的生物基填料钛酸酯系偶联剂改性贻贝粉、1-2份的N,N-二甲基苯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所述“仿生”酚醛胺是由混合酚及多聚甲醛对多元胺改性生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所述混合酚为包含有苯酚、邻苯二酚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所述多元胺为二亚乙基三胺或/和三亚乙基四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湿环境混凝土结构修复的贻贝粉改性修复剂,所述B组分按质量份计,还包括N-[亚甲基-4’-(2’-羟基吡啶)]斑蝥胺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